[实用新型]一种防冻运水车输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53861.0 | 申请日: | 2014-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5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伟;刘盾;徐世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四川)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3/00 | 分类号: | B60P3/00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伍孝慈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冻 水车 输水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冻运水车输水系统。
背景技术
在低温环境下(环境温度低于0℃),水将结冰,饮用水运输至目的地后很容易结冰,使输出成为一大难题,而且输水方式单一,不能应付多种复杂的输水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防冻运水车输水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冻运水车输水系统,包括位于车辆底盘上的设备舱和保温水罐,所述设备舱内设有泵水管路系统、加热循环管路系统和空气加热系统,
所述泵水管路系统包括管路减震器Ⅰ、三通阀Ⅰ、管路减震器Ⅱ、发动机泵、管路减震器Ⅲ、三通阀Ⅱ、管路减震器Ⅳ,所述保温水罐出水口管道依次通过管路减震器Ⅰ、三通阀Ⅰ、管路减震器Ⅱ、发动机泵、管路减震器Ⅲ、三通阀Ⅱ、管路减震器Ⅳ与保温水罐进水口管道连通;
所述加热循环管路系统包括电控水泵、换热器、电磁阀,所述电控水泵、换热器、电磁阀之间通过连接管道依次连通,所述电控水泵一端与换热器连通,另一端与管路减震器Ⅰ、三通阀Ⅰ之间的连接管道连通,所述电磁阀一端与换热器连通,其另一端与三通阀Ⅱ、管路减震器Ⅳ之间的连接管道连通,所述换热器上接有热交换介质循环系统;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热交换介质循环系统是由换热器、膨胀水箱、带泵的加热器组成的闭合管道回路;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膨胀水箱内盛装有防冻液;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空气加热系统包括空气加热器、温度传感器Ⅲ,所述空气加热器与温度传感器Ⅲ电连接,所述空气加热系统固定于设备舱内;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三通阀Ⅰ上的三个通路分为管口a、管口b、管口c,管口a通过管道与管路减震器Ⅱ连接,管口b通过管道与管路减震器Ⅰ连接,管口c设置外部水源进水管道并与之连通;所述三通阀Ⅱ上的三个通路分为管口d、管口e、管口f,管口d通过管道与管路减震器Ⅲ连接,管口e通过管道与管路减震器Ⅳ连接,管口f设置泄水管道并与之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泵水管路系统上还设有卷盘,所述卷盘通过连接管与管路减震器Ⅲ、三通阀Ⅱ之间的管道连通,所述卷盘与管路减震器Ⅲ、三通阀Ⅱ之间的管道连接的连接管上设有开关阀Ⅲ;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三通阀Ⅰ与管路减震器Ⅱ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开关阀Ⅱ;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保温水罐出水口处设有与出水口管道连通的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上设有开关阀Ⅰ;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保温水罐上设有温度传感器Ⅱ,所述电控水泵与换热器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温度传感器Ⅰ,所述电控水泵、电磁阀、带泵的加热器与温度传感器Ⅱ、温度传感器Ⅰ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解决了运水车在寒冷环境下易结冰这一难题,实现了长距离短距离等多种工况的正常运水和输水,自动化程度高,实现了自动加热保温的目的,管路系统所采用的减震措施适用于多种路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管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设备舱内部结构框图。
图中:1.设备舱;2.保温水罐;3.管路减震器Ⅰ;4.三通阀Ⅰ;5.管路减震器Ⅱ;6.发动机泵;7.管路减震器Ⅲ;8.三通阀Ⅱ;9.管路减震器Ⅳ;10.电控水泵;11.温度传感器Ⅰ;12.换热器;13.电磁阀;14.卷盘;15.温度传感器Ⅱ;16.温度传感器Ⅲ;17.开关阀Ⅰ;18.开关阀Ⅱ;19.开关阀Ⅲ;20.膨胀水箱;21.带泵的加热器;22.排水管道;23.外部水源进水管道;24.泄水管道;25.空气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参见图1、图2,一种防冻运水车输水系统,包括位于车辆底盘上的设备舱1和保温水罐2,所述设备舱1内设有泵水管路系统、加热循环管路系统和空气加热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四川)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四川)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38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