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蒸镀掩膜版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53495.9 | 申请日: | 2014-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99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静;董艳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4/04 | 分类号: | C23C14/04;C23C14/24;H01L5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彭秀丽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镀掩膜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OLED区域多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降低区域多色OLED缺陷发生率的蒸镀掩膜版,这里所说的基板指的是带有电极的玻璃基板或柔性基板。
背景技术
OLED区域多色的实现一般是通过区域蒸镀不同的有机材料膜层来实现,而蒸镀制作通过掩膜的方式进行,那么区域蒸镀就需要掩膜版区域遮挡。如图1所示,在掩膜版2’上成型有蒸镀开口区域21,在区域遮挡时会出现掩膜版和基板的发光区膜层直接接触的情况,这样就对掩膜版的洁净度要求会很高,掩膜版上的Particle(颗粒)会直接粘附在基板的发光面,形成缺陷,掩膜版与基板产生摩擦,不仅会对基板产生划伤,还会产生对有机层的划伤所导致的缺陷,严重影响成品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降低区域多色发光屏体的缺陷发生率,提高屏体的成品率,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蒸镀掩膜版。
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蒸镀掩膜版,所述掩膜版上成型一蒸镀开口区域,所述蒸镀开口区域与基板的待蒸镀区相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掩膜版上还成型有凹陷的遮盖区域,所述蒸镀开口区域设置于所述遮盖区域内,所述遮盖区域与待蒸镀的基板的待蒸镀区相对应,所述遮盖区域与待蒸镀的基板之间具有一间隙L。
所述间隙L为5um~A/tanαum;其中:A为区域色之间的暗区设计宽度um,α为蒸镀角度。
所述的区域色之间的暗区设计宽度A至少为5um;所述的蒸镀角度α为20°~40°。
所述蒸镀开口区域位于所述遮盖区域内的任一位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掩膜版上设置凹陷的遮盖区域,将掩膜版的遮盖区域接触基板发光面一侧,使得掩膜版遮盖区域与玻璃基板的发光区域由接触变为非接触,两者具有一定间隙,从而避免了掩膜版与基板之间在蒸镀过程中所发生的蹭伤或划伤,提高了基板蒸镀的成品率;同时,由于掩膜版的遮盖区域与接触基板发光面之间存在一定间隙,蒸镀过程中掩膜版不接触基板的发光面,这样对掩膜版的洁净度要求也就大大降低,节省大量的工作量,使区域多色发光屏体的缺陷发生率由原来的50%降低至10%。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掩膜版与基板的蒸镀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掩膜版与基板的蒸镀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最大间隙的计算图;
图4是图2中的掩膜版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掩膜版A-A截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掩膜版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的掩膜版B-B截面示意图。
图中:1-基板,11-区域色间的暗区;2、2’-掩膜版,21-蒸镀开口区域,22-遮盖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蒸镀掩膜版,掩膜版上成型有一与待蒸镀基板的待蒸镀区相对应的蒸镀开口区域,掩膜版上成型有凹陷的遮盖区域,遮盖区域与待蒸镀基板的待蒸镀区相对应,遮盖区域与待蒸镀的基板之间具有一间隙L。间隙L可根据掩膜版的厚度最小设定为5um,L的最大间隙可根据区域色间的暗区11进行设计,所述间隙L最大值为A/tanαum;其中:A为区域色间的暗区设计宽度um,A值的大小可根据具体设计而定,通常至少为5um,α为蒸镀角度,通常蒸镀角度a为20度-40度之间,一般为30度,如图2所示。
其中的蒸镀开口区域位于遮盖区域内的任一位置,根据基板的蒸镀要求设定多块蒸镀区域,根据各块蒸镀区域的位置设置每块掩膜版中蒸镀开口的位置。如图4和图5所示,其中的蒸镀开口区域位于遮盖区域的一侧。
图6和图7中,蒸镀开口区域位于遮盖区域的中部。当然蒸镀开口也可以位于遮盖区域的其它位置,这里不再赘述。
具体蒸镀操作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34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解锰阴极板抓取治具
- 下一篇:浸锡设备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