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抗拔锚桩基盘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53095.8 | 申请日: | 2014-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25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 发明(设计)人: | 古国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古国维 |
| 主分类号: | E02D27/52 | 分类号: | E02D27/52;E02D27/5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26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拔锚 桩基 | ||
技术领域
抗拔锚桩基盘涉及一种水下基础的重要构件,主要用于系泊水上浮体,如网箱,浮平台,张力式结构,单点系泊等,属于海洋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海洋工程中基盘是一种重要部体,一般分桩基基盘及钻开基盘二种,前者用于定位打群桩,以群桩形式支承主体结构。后者用于定位下隔水套管,实现集束采油,本专利发明人发明的己公示实用新型(受权公告号CN257821Y)----中心井悬挂式钻井基盘,己广泛应用于中海油各油田开发,并建立了行业标准,使其成为中国海洋石油开发的重要国产化部件。为了配合一种新研发的单点系泊,将重力式自安装吸力锚式桩以集群形式系泊主体结构,抗拔锚桩基盘以高抗坺力为目的,故增加混凝土浇注构造,既增加了基础的抗拔能力又加强了各锚桩的联系的整体性。其直接的经济效益是由于海上安装不必打桩作业,不必动用专门的工程打桩船及浮吊,从而大大降低海上安装作业费用。
专利文献:
1中心井悬挂式钻井基盘专利号:02249103 发明人:古国维
2.重力式锚桩基盘专利号:ZL 201320074320.2 发明人:古国维
发明内容
为了将重力式自安装吸力锚式桩以集群形式系泊主体结构,抗拔锚桩基盘以高抗坺力为目的锚桩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步仿照己公示专利将带喇叭口的锚桩导向管用连系杆组焊成空间刚架;
第二步该空间刚架外侧及上下二面用钢板封闭,顶板左右二端安装管阀,其中一管阀用于连接混凝土浇注管,另一管阀用于进水及排水;
第三步在顶板安装的管阀关闭状态下,基盘呈浮态的,开阀后通过注水,及随后自然进水,基盘下沉于泥面,其后由混凝土浇注管灌入一定压力的水工混凝土,混凝土固化后即成为一混凝土重块,既增加了基础的承载能力,又加强了各锚桩的联系的整体性,也有利于基础的防腐蚀;
第四步沉放重力式自安装吸力锚式桩,桩顶形状应以锚桩导向管的喇叭口匹配,这样重力式自安装吸力锚式桩与基盘关系,就象锚桩钉在基盘上。
本实用新型锚桩导向管上装设有吊耳,便于连接铁锚,重块等共同提高抗坺力,经检索这是一个首创。
本实用新型附图中仅示出3+1即3子桩1主桩的抗拔锚桩基盘结构,如专利文献2介绍的“重力式锚桩基盘”专利号:ZL 201320074320.2亦可做成4+1即4子桩1主桩,或者6+1即6子桩1主桩形式。
从上说明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操作性强,不必动用大型海上安装工程船,从而大大降低海上安装费用,另一方面锚桩间联系可靠,实现了集群式受力,锚桩导向管上装设有吊耳,便于连接铁锚,重块等共同提高抗坺力,可适应高抗拔力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3+1即3子桩1主桩,抗拔锚桩基盘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2是轴测图示意图;
图3是4+1即4子桩1主桩,抗拔锚桩基盘结构简图;
图4是6+1即6子桩1主桩,抗拔锚桩基盘结构简图;
图5是水平吊耳结构加强措施轴测图示意图;
图6是锚桩导向管上装设吊耳结构加强措施轴测图示意图。
其中:1主桩导管,2子桩导管,3子桩与主桩导管联系杆,4子桩间联系杆,5侧封板,6上下面封板,7进/排水管阀,8混凝土连接阀,9水平吊耳连接节点水平加强管,10水平吊耳连接节点竖向加强管,11水平吊耳,12水平吊耳加强环,13锚桩导向管上装设之吊耳,14锚桩导向管上装设之吊耳加強板,15锚桩导向管上装设之吊耳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现以3+1即3子桩1主桩为例说明具体实施方法。
首先按图裁切好各构件,主导向管与子导向管间上下二层由联系杆3.4相互焊好后,侧面加封板5,侧面封板5及上下封板6可点焊在连系杆3.4上,也可用自攻螺丝铆在连系杆上,上封板6加工有预留孔,焊接上进/排水管阀7及混凝土管阀8,工程关键点是水平吊耳11及锚桩导向管上装设之吊耳13之焊接,因是海上工程,更应严格遵守建造程序,材料选择上应选择可焊性好的钢材,在焊接环节上应有完善的焊接程序,焊缝检测程序,焊接人员应持合格的焊工证书,严禁无证或等级不够人员施焊。
焊接完成后按使用年限及业主要求,选择是否进行喷砂除锈及喷防腐漆。
最后进入结构气密性工作,方法是封板与结构的缝隙用环氧胶泥封堵,所有缝隙涂抹调配好加有短纤维的环氧树脂二至三道。
本实用新型子导管及主导向管数量,吊耳及各类支承结构,应依使用要求来设置,但其结构与构思与本实用新型相似,均属本专利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古国维,未经古国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30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