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淋雨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51045.6 | 申请日: | 2014-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5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 发明(设计)人: | 周孟鹏;王莉可;丰兴伟;黄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卡尔森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3/02 | 分类号: | G01M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萧***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淋雨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检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淋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使用过程中,整车的密闭性是客户最为关心的问题。车辆的密闭性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客户的财产和安全。现有汽车制造过程中,都会有淋雨实验一环节,模拟汽车在雨天的情况下,来检验汽车的密闭性。
在检查过程中,汽车开进淋雨房中,停靠于准确位置上口,在淋雨房外的操作员打开开关,喷头喷出水柱,在车里的驾驶员就观察车内的渗水情况。检测结束后,驾驶员将车开入下一工位烘干房来烘干车身上的水。由于喷出的水柱会产生水雾,会流进烘干房内,故会影响烘干房的性能,并且在检查过程中需要有一名操作员常驻在淋雨房的开关工位处来控制喷水的开关。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出一种能够防止水雾飘散、减少人力的汽车淋雨检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淋雨检测装置,包括由的淋雨间、喷水机构、供水机构;所述淋雨间分为进口和出口;所述淋雨间的顶壁和侧壁上设置有喷水机构;所述淋雨间的外形尺寸大于最大车型的尺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感检测装置、电动门、信号灯;所述光感检测装置包括光发射机构、光接收机构和检测电路;所述光发射机构均匀分布在淋雨间的底面上;所述光接收机构与光发射机构位置对应且分布在淋雨间的顶壁上;所述检测电路通过电路与控制电动门的电动机、控制喷水机构的水泵和控制信号灯的电路相连;所述信号灯设置在淋雨间的进口处上。
上述方案的解释及进一步方案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淋雨间的底面对应电动门位置处开设有深度与电动门高度相适应的安置槽。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的阻挡水雾飘散至烘干房内,提高喷水效率,减少安全隐患。并且通过光感检测装置可以直接控制喷水的开关,减少了工位人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淋雨间;10、进口;11、出口;2、喷水机构;3、供水机构;4、光感检测装置;40、光发射机构;41、光接收机构;5、电动门;6、信号灯;7、安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参见图1所示:
一种汽车淋雨检测装置,包括由的淋雨间1、喷水机构2、供水机构3;所述淋雨间1分为进口10和出口11;所述淋雨间1的顶壁和侧壁上设置有喷水机构2;所述淋雨间1的外形尺寸大于最大车型的尺寸;还包括光感检测装置4、电动门5、信号灯6;所述光感检测装置4包括光发射机构40、光接收机构41和检测电路;所述光发射机构40均匀分布在淋雨间1的底面上;所述光接收机构41与光发射机构40位置对应且分布在淋雨间1的顶壁上;所述检测电路通过电路与控制电动门5的电动机、控制喷水机构2的水泵和控制信号灯6的电路相连;所述信号灯6设置在淋雨间1的进口11处上
淋雨间1的底面对应电动门5位置处开设有深度与电动门5高度相适应的安置槽7。
参见图1,工作原理是:驾驶员驾驶被测车辆从淋雨间1的进口10进入,车辆阻挡了光接收机构41的接收,光感检测装置4的检测电路检测到光线信号变化,整个装置处于预开启状态。车辆完全驶入后,检测电路检测光线信号稳定不再变化后,驱动控制电动门5的电动机,将电动门5升起,同时开启设置在淋雨间1进口10处的信号灯6,提示下一辆被测车辆内的驾驶员。最后驱动水泵开始喷水。检测接收后,驾驶员启动车辆,稍微移动车辆,光感检测装置4的检测电路检测到光线信号发生变化,立刻关闭了喷水机构2的水泵,关闭信号灯6,降下电动门5,车辆驶入烘干房内。
本实用新型完全利用了光感检测装置的感应作用,实现了喷水、电动门、信号灯的自动运行,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人力。同时电动门的升起,也阻止了水雾的飘散,影响下一工序,同时也实现了车身前后侧淋雨喷水的检测。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该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卡尔森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卡尔森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10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阳极组装车间装卸站新型工艺配置
- 下一篇:一种治疗胸闷气短的中药组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