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婴儿手推车的换向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50633.8 | 申请日: | 2014-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01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立德 |
主分类号: | B62B9/12 | 分类号: | B62B9/12;B62B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 代理人: | 王顺荣;唐爱华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南市安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婴儿 手推车 换向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婴儿手推车的换向机构,尤指一种婴儿座向改变,遮阳篷也能同时换向的婴儿手推车换向机构。
【背景技术】
婴儿车的靠背方向若能换置,可改变婴儿乘坐方向,可视需要使婴儿面向前或朝后面对推者,使用上更具弹性。
习知婴儿车靠背换向仅就单一功能的乘坐方向做换置,该婴儿车顶端具遮阳功能的遮阳篷设置方向却不能随之改变,以致防晒功能大打折扣,无法有效防晒。有业者为了使遮阳篷也可换向,将整个太阳篷组从车架上卸下后再换向装设,或者是支撑篷布的骨架需前后转动调换来换向,或者是直接在靠背换向后,直接装另一组遮阳篷。上述习知遮阳篷换装的作法颇为不便且费工,有待改善。而且,习知婴儿车换向后的靠背角度调整,是以分段片机构来完成,该分段片机构的设置,具有增加成本的缺失,亦有待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实用新型目的,是在提供一种能由婴儿座向不同而达到遮阳篷同时换向的婴儿手推车的换向机构。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婴儿手推车的换向机构,包含有一车架、设于该车架内的一座部及一靠背、设于该车架前端下方的一脚踏部,及一设于车架上方且受前后篷骨支撑的遮阳篷;其特征在于:
该遮阳篷在该前后篷骨间的上方及两侧位置固接有一后篷,该固接处构成所述后篷翻转的轴线,该后篷另一端往下垂放具一底端,该后篷两侧对应该后篷骨位置处且顺着该后篷骨延伸方向各具有一裂口,该裂口两侧以扣接组件结合;该后篷于往前翻转时,底端与脚踏部底端、副靠背扣接固定。
一种婴儿手推车的换向机构,包含有一车架、设于该车架内的一座部及一靠背、设于该车架前端下方的一脚踏部,及一设于车架上方且受前后篷骨支撑的遮阳篷;其特征在于:
该靠背朝向车架前端侧,设有一副靠背,该副靠背是一布套内部填充有支撑物所构成,底端与铺设在车架上方的座布车缝固定,使该副靠背经由该车缝线为支点往车架的前端偏移,作座向改变。
一种婴儿手推车的换向机构,包含有一车架、设于该车架内的一座部及一靠背、设于该车架前端下方的一脚踏部,及一设于车架上方且受前后篷骨支撑的遮阳篷;其特征在于:
该遮阳篷在该前后篷骨间的上方及两侧位置固接有一后篷,该固接处构成所述后篷翻转的轴线,该后篷另一端往下垂放具一底端,该后篷两侧对应该后篷骨位置处且顺着该后篷骨延伸方向各具有一裂口,该裂口两侧以扣接组件结合;该后篷于往前翻转时,该后篷底端与脚踏部底端、副靠背扣接固定;
该靠背朝向车架前端侧,设有一副靠背,该副靠背是一布套内部填充有支撑物所构成,底端与铺设在车架上方的座布车缝固定,使该副靠背经由该车缝线为支点往车架的前端偏移,作座向改变;
该后篷由婴儿座向不同方向翻转,分别以扣接组件与该副靠背顶端外侧或脚踏部扣接。
其中,该扣接组件为黏扣带。
其中,该脚踏部的仰角角度做多段调整,通过调整脚踏部角度进而调整
副靠背倾斜角度。
本实用新型优点及功效在于:没有任何改变的状态下,仅将后篷与遮阳篷相接的轴线,翻转过另一边就可达到遮阳篷换向功能,具操作方便简单的效果。又通过调整脚踏部的仰度,可进而调整换向后副靠背的倾斜角度。
【附图说明】
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车架侧视图。
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装有遮阳篷的侧视图。
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侧视图。
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向动作图(一)。
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向动作图(二)。
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向动作图(三)。
图7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向动作图(四)。
图8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向动作图(五)。
图9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向动作图(六)。
图10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向动作图(七)。
图1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向动作图(八)。
图1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向动作图(九)。
图1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向动作图(十)。
图1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向完成剖面示意图。
图1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向完成侧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如下:
车架1 座部2 靠背3 脚踏部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立德,未经王立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06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提高免疫力型松菌玉米糁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杏仁沙棘果糕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