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衬砌台车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50229.0 | 申请日: | 2014-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8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岩波;李毓宏;吴锦龙;文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中天建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王美花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衬砌 台车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施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隧道衬砌台车结构。
【背景技术】
隧道衬砌台车是隧道二次衬砌施工的主要设备,其用于对隧道内壁的砼衬砌施工,且在我国已有近20年的发展史。目前隧道衬砌台车的生产技术已较为成熟,结构也越来越趋同一化,现有隧道衬砌台车中的左顶模板与右顶模板通过上部台架进行支撑,其中上部台架包括复数根平行间隔设置的托架横梁,每根横梁分别通过两上纵梁安装与门架上,且每根横梁上均垂直立设有一左托架立柱和一右托架立柱,左托架立柱的端部抵于左顶模板,右托架立柱的端部抵于左顶模板,即左顶模板与右顶模板是分别通过左托架立柱、右托架立柱直接支撑的。
由上可知,现有隧道衬砌台车中的左顶模板与右顶模板是通过点支撑的,当出现左顶模板与右顶模板承受压力过大的情况时,容易出现“爆模”现象即模板出现大面积的变形,严重时可能发生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隧道衬砌台车结构,使得左顶模板与右顶模板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而不易出现“爆模”现象,进而避免了因“爆模”现象即模板出现大面积的变形而导致的安全事故。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隧道衬砌台车结构,包括一门架、一左顶模板、及一右顶模板,所述左顶模板与右顶模板通过一上部台架安装于门架上;所述上部台架包括复数根平行间隔设置的托架横梁,每所述托架横梁均通过两上纵梁安装于门架上,每所述托架横梁上均垂直立设有一左托架立柱和一右托架立柱,且所述左托架立柱与右托架立柱分别成列设置;所述上部台架还包括一抵接于左顶模板的左主梁、一抵接于右顶模板的右主梁、及与托架横梁数量一致的拉杆,所述左主梁沿着左托架立柱设置并架于左托架立柱上,所述右主梁沿着右托架立柱设置并架于右托架立柱,所述拉杆与托架横梁一一对应设置并平行位于对应的托架横梁上方,且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与左主梁、右主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左主梁与左顶模板的法兰相连接,所述右主梁与右顶模板的法兰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隧道衬砌台车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左主梁、右主梁及拉杆的设置与配合,使得左顶模板与右顶模板是通过面支撑的,从而使左顶模板与右顶模板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而不易出现“爆模”现象,进而避免了因“爆模”现象即模板出现大面积的变形而导致的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隧道衬砌台车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隧道衬砌台车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结合参阅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隧道衬砌台车结构,包括一门架1、一左顶模板2、及一右顶模板3,所述左顶模板2与右顶模板3通过一上部台架4安装于门架1上;所述上部台架4包括复数根平行间隔设置的托架横梁41、一抵接于左顶模板2的左主梁42(即左主梁42抵住并连接于左顶模板2)、一抵接于右顶模板3的右主梁43(即右主梁43抵住并连接于右顶模板3)、及与托架横梁41数量一致的拉杆44,每所述托架横梁41均通过两上纵梁45安装于门架上,每所述托架横梁41上均垂直立设有一左托架立柱46和一右托架立柱47,且所述左托架立柱46与右托架立柱47分别成列设置;所述左主梁42沿着左托架立柱46设置并架于左托架立柱46上,所述右主梁43沿着右托架立柱47设置并架于右托架立柱47,所述拉杆44与托架横梁41一一对应设置并平行位于对应的托架横梁41上方(即一根托架横梁41上方对应设置一根拉杆44),且拉杆44的两端分别与左主梁42、右主梁43连接。
其中,左主梁42是与左顶模板2的法兰(未图示)相连接,右主梁43是与右顶模板3的法兰(未图示)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左顶模板2与右顶模板3是分别通过左主梁42、右主梁43进行支撑的,改变了现有中点支撑的状况,且拉杆44的设置能够更进一步地加固左主梁42与右主梁43,从而使得左顶模板2与右顶模板3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而不易出现“爆模”现象,进而避免了因“爆模”现象即模板出现大面积的变形而导致的安全事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中天建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中天建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02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