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控释药物蚊虫叮咬贴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20449351.6 申请日: 2014-08-11
公开(公告)号: CN204050372U 公开(公告)日: 2014-12-31
发明(设计)人: 韩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 韩晓明
主分类号: A61K9/70 分类号: A61K9/70;A61K45/00;A61P17/02
代理公司: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代理人: 杨滨
地址: 110013 辽宁省沈阳市***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控释 药物 蚊虫 叮咬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外用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控释药物蚊虫叮咬贴。

背景技术

蚊虫叮咬后的生理病理反应过程如下:蚊虫叮咬→将酸性物质、抗凝血物质以及细菌等注入人体→酸性物质刺激人体释放组氨→炎症介导的白细胞释放趋向作用激肽产生炎性或过敏性反应。蚊虫叮咬后,通过其口器向皮肤注入酸性、抗凝血物质,在造成皮肤疼痛的同时将细菌带入人体,短期内会诱发局部超敏反应造成皮肤奇痒难耐,而一定时间后(2~3h)还会造成过敏性反应或诱发炎症,甚至诱发感染。由于炎症和过敏反应,30~40%的人群会出现叮咬部位的色素沉着和瘢痕,严重影响了皮肤的美观。为解决上述问题,通常的方法是将抗炎性药物涂抹在叮咬部位,但是现有的制剂存在以下缺陷:外用药多为膏剂,涂抹后还未完全发挥药效,便由于外界摩擦而脱落失效,而且对摩擦物造成污染。药物成分单一,仅能对抗蚊虫叮咬后的1~2种皮肤生理病理反应,效果不理想。忽视对蚊虫叮咬后所发生的皮肤生理病理过程及对应时间时序生化免疫反应的特点研究,透皮后的药物作用和皮肤局部所发生的生理病理反应时间不同步,无法发挥最佳药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释药物蚊虫叮咬贴,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抗蚊虫叮咬药物的给药方法易污染衣物、药物作用时间、药效差短等问题。其结构简单,具有药效作用时间长、药物释放时间可控、药效发挥完全、使用方便、不污染衣物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控释药物蚊虫叮咬贴包括基层、设置在基层上的胶粘层、设置在基层上的药物层,其技术要点是:所述药物层包括设置在基层上表面中部的控释药物层,以及设置在控释药物层外缘或由控释药物层包围的止痒层;控释药物层包括设置在近基层侧的缓释层设置在缓释层上的速释层。

所述速释层包括以下重量份配比的药物:碳酸氢钠5~10份、抗生素2~5份、透皮剂1~4份。透皮剂由重量比为1:1:1的薄荷醇、丙二醇和氮酮组成。所述抗生素选自左氧氟沙星、莫匹罗星、克林霉素、呋喃唑酮、多粘菌素的一种或者其混合物。

所述缓释层包括以下重量份配比的药物:碳酸氢钠10~20份、抗生素3~6份、塑化剂1~3份、透皮剂2~5份。所述抗生素选自左氧氟沙星、莫匹罗星、克林霉素、呋喃唑酮、多粘菌素的一种或者其混合物。所述塑化剂选自塑化剂选自邻苯二甲酸二乙酯或/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透皮剂由重量比为1:1:1的薄荷醇、丙二醇和氮酮组成。

所述止痒层包括以下重量份配比的药物:表面麻醉剂4~8份、抗过敏剂2~4份、透皮剂1~3份。所述表面麻醉剂选自丁卡因、利多卡因、丙胺卡因的一种或者其混合物。所述抗过敏药选自噻庚啶、地塞米松、异丙嗪、扑尔敏的一种或者其混合物。透皮剂由重量比为1:1:1的薄荷醇、丙二醇和氮酮组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及积极的技术效果是:采用分层分区设计,分层释放,药效更持久(防止皮肤局部的汗液及渗出液的稀释作用),分区设计是为了迎合皮肤局部的不同病理生理特点,中央涂层含有碳酸氢钠和左氧氟沙星,外围涂层部分含有丁卡因和噻庚啶。塑化剂将缓释层药物缓慢溶解释放,防止汗液或创口渗出液对缓释层的溶解作用,使药物均匀缓慢释放,效果更持久。塑化剂DBP、DEP本身不透皮,可防止汗液对药物基层的快速崩解作用。使用本实用新型较采用传统涂膏剂,无论色素沉着程度及疤痕形成率都有极大的改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药贴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药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药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药贴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胶粘层、2止痒层、3缓释层、4基层、5速释层、6防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1~4,通过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该控释药物蚊虫叮咬贴包括基层4、设置在基层4上的胶粘层1、设置在基层上的药物层。药物层包括设置在基层4上表面中部的控释药物层,以及设置在控释药物层外缘的止痒层2。控释药物层包括设置在近基层4侧的缓释层3设置在缓释层3上的速释层5。

以圆形基层为例,优选的将基层的直径设置为1.5cm,控释药物层直径为0.5cm,止痒层外缘距基层外缘0.5cm。缓释层的药物颗粒粒径优选200~300nm,速释层的药物颗粒粒径优选50~100nm。

速释层包括以下重量份配比的药物:碳酸氢钠5份、抗生素2份、透皮剂1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晓明,未经韩晓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493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