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麻醉机显示屏用旋钮及麻醉机显示屏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48625.X | 申请日: | 2014-08-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7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 发明(设计)人: | 张凯;欧阳亮;吴金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19/14 | 分类号: | H01H1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韩国胜 |
| 地址: | 10007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麻醉 显示屏 旋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麻醉机显示屏用旋钮以及安装有该旋钮的麻醉机显示屏。
背景技术
麻醉机的显示屏旋钮是用于调节参数的重要部件。操作者通过转动旋钮对参数进行调整与确认,对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气道压力等参数数值进行设置以满足病人手术中的麻醉及呼吸支持。对于非触摸屏式的显示器而言,旋钮显得尤为重要。
现有麻醉机显示屏所用的旋钮主要是草帽形状。如图1和图2所示,这种草帽形状的结构底部大、端部小,使得旋钮看似比较大但实际可操作部分较小,且操作时不易抓握。
现有旋钮通常由两部分组成-铜套100和橡塑层200。由于将铜套100压入橡塑层200时要求同轴度较高,若模具不合适很容易导致铜套100与橡塑层200不同轴,从而导致旋钮在转动过程中不平稳。即,运动时旋钮边缘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这种旋钮装配到显示屏后,会出现旋钮装配不正的情况,影响外观。由于旋钮直接套在旋转轴上,没有防松装置,在操作过程中旋钮容易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便于操作人员手指抓握、结构牢固的麻醉机显示屏用旋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手感好、使用寿命长的麻醉机显示屏用旋钮。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对参数选择和确认操作更加准确、省力的麻醉机显示屏。
为达此目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麻醉机显示屏用旋钮,所述旋钮包括旋钮主体和设置在所述旋钮主体中空腔体内的防松套;所述旋钮主体的外侧面呈锥形;所述防松套与所述旋钮主体之间为过盈配合。
特别是,在所述旋钮主体的外侧设置有包胶层;所述包胶层由橡塑材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包胶层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弧形槽或花纹。
特别是,在所述旋钮主体的端头上设置有凹陷部。
特别是,所述旋钮主体由PC或PVC材料制成。
特别是,所述旋钮主体是截面呈U形的中空腔体结构,在所述中空腔体内设置有用于固定防松套的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和所述旋钮主体内壁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特别是,所述防松套为管状结构,在管壁上沿平行于轴线的方向开设有缝隙;在所述管壁上沿平行于轴线的方向设置有定位面;在所述管壁内侧靠近所述缝隙的位置处设置有凸块。
进一步,在所述管壁内侧靠近所述缝隙的位置处设置有压紧块。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麻醉机显示屏,包括上述的麻醉机显示屏用旋钮。
本实用新型麻醉机显示屏用旋钮中旋钮主体的外侧面呈锥形,防松套与旋钮主体之间为过盈配合,适应不同人的手指抓握,可根据手指开度习惯选择抓握面,操作准确、省力。
本实用新型麻醉机显示屏包括上述的麻醉机显示屏用旋钮,对参数的选择、确认操作更加准确、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麻醉机显示屏用旋钮的纵向剖视图;
图2是现有麻醉机显示屏用旋钮的横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一中麻醉机显示屏用旋钮的主视图;
图4是图3中A-A向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一中旋钮主体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一中防松套的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一中防松套的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一中防松套的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二中旋钮主体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二中旋钮主体的仰视图。
图中标记为:
1、旋钮主体;2、防松套;3、包胶层;11、凹陷部;21、缝隙;22、定位面;23、凸块;24、压紧块;12、固定套筒;13、加强筋;14、旋钮定位面;100、铜套;200、橡塑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优选实施例一:
本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麻醉机显示屏用旋钮。如图3和图4所示,旋钮包括由PC或PVC材料制成的旋钮主体1和设置在旋钮主体1中空腔体内的防松套2;旋钮主体1的外侧面呈锥形;防松套2与旋钮主体1之间为过盈配合。
旋钮主体1的这种锥形结构能适应不同人的手指抓握,可以根据手指开度习惯选择旋钮主体1的抓握面,操作准确、省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486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震构造解释的小断层获取方法
- 下一篇:一种深海作业缆绳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