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浪跌宕能量捕获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47632.8 | 申请日: | 2014-08-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1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建青 |
| 主分类号: | F03B13/18 | 分类号: | F03B13/18 |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曲永祚;李洪福 |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海浪 跌宕 能量 捕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波浪能量捕获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安装方便和锚系直接定位的震荡浮子式波浪能捕获装置。
背景技术
现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0%,海洋波浪能是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如何高效的利用波浪能,使之变为可利用的电能,是人们一直研究的重要课题。
海洋受自然因素变化影响,海洋波浪能是无规律不稳定的(时大时小,平均功率为峰值功率的1/10~1/7),运动特性是往复的:纵荡、升沉、丛摇,运动速度低:在大波浪下最大速度为0.8m/s,力量大:瞬时功率为100kw/m。
利用波浪能的技术难度:如何将低速往复运动转换成高速单向机械运动,如何在波浪时大时小时能高效俘获波能,如何解决因台风导致破坏和因腐蚀导致机械问题。
现有的波浪能俘获技术有:震荡水柱、筏式﹑收缩波道式﹑点吸收式﹑鸭式﹑摆式等。
震荡水柱波能装置其转动机构不与海水接触,防腐蚀性好,安全,维护方便。其缺点是二级能量转换效率低,对小波浪能适应性不强,造价高昂。
摆式波能装置,摆体的运动很适合波浪大推力和低频的特性,摆式装置的转换效率较高,但现有的装置机械维修比较困难,容易损坏。
收缩波道式的优点是一级转换没有活动部件,可靠性好,维护费用低,系统出力稳定。缺点是电站建造对地理地形要求高,不易推广。
筏式装置,一级能量转换效率低,二级能量转换也不高,且装置机构较为复杂,机械维修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通过锚系直接在海中定位的震荡浮子式波浪能捕获装置
为达到以上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海浪跌宕能量捕获装置,包括:浮子、传动链、导向链轮组、配重块、锚和单向扭矩传动齿轮箱;
单向扭矩传动齿轮箱固定于浮子上端面;
浮子中心设置有配重块导向管,且配重块导向管上端开口位于单向扭矩传动齿轮箱输入链轮下方;
配重块设置于配重块导向管内部;
传动链一端与配重块固定,且中间链条部分绕经单向扭矩传动齿轮箱输入链轮,传动链另一端通过自由转动的导向链轮组导向位于海浪跌宕能量捕获装置下端中心位置伸出与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将锚放置于海中即可对整个装置实现快捷的设置,随着海浪的跌宕起伏浮子随之起伏,浮子上升传动链被拉动,进而带动单向扭矩传动齿轮箱输入链轮转动,同时提升配重块使其得到重力势能;浮子回落,传动链拉力减小,进而配重块在重力作用下复位,同时将传动链拉回,配重块的重力势能传递给单向扭矩齿轮箱;海浪的跌宕不停,整个装置即会做上述往复性动作,通过单向扭矩传动齿轮箱的输出端将捕获能量形成单向旋转的扭矩传递出;
作为优选,配重块导向管内壁加工有直线导轨,且配重块上设置有与直线导轨配合的凹槽,这样保证了配重块的移动轨迹,且避免了配重块由于配重块导向管的左右摆动与配重块导向管形成摩擦。
作为优选,单向扭矩传动齿轮箱输出端联接有发电机,此结构将整个装置所捕获的能量转换为电能输出,且单向扭矩传动齿轮箱可通过棘轮以及齿轮组构成。
综上,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既节约成本又方便安装,且整个装置的布置只需要将锚下入水底海床即可,放置方便,是一种对海域适应能力强,且经济实用的海浪跌宕能量捕获装置。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共3幅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置后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浮子上升运动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浮子下降运动时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浮子,2、传动链,3、导向链轮组,4、配重块,5、锚,6、单向扭矩传动齿轮箱,7、配重块导向管,8、输入链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海浪跌宕能量捕获装置,包括:浮子1、传动链2、导向链轮组3、配重块4、锚5和单向扭矩传动齿轮箱6;
单向扭矩传动齿轮箱6固定于浮子1上端面;
浮子1中心设置有配重块导向管7,且配重块导向管7上端开口位于单向扭矩传动齿轮箱6输入链轮8下方;
配重块4设置于配重块导向管7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建青,未经周建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476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太阳能及潮汛能进行发电的发电机
- 下一篇:一种喷溅装置的溅水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