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气不粘底汤粥炉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47438.X | 申请日: | 2014-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5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廖美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美德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 不粘底汤粥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不粘底汤粥炉,具体的说就是一种新型的烹调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采用蒸汽加热食品的不粘底汤粥炉,由于其蒸汽发生器内部结构简单,零部件故障率一直居高不下,同时也容易产生水垢,降低了热能利用率,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严重时还会导致蒸汽发生器箱体爆裂,威胁到用户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燃气不粘底汤粥炉,达到高效、安全、节能、方便维护的目的。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燃气不粘底汤粥炉,包括锅体、炉体、蒸汽阀、冷水箱、热水箱、加热器、燃烧器,锅体外壳为保温层,锅体安装在炉体上方,炉体内部、锅体下方是热水箱和冷水箱,锅体底部有一根排水管A,排水管A上安装有排水阀A,锅体底部通过蒸汽阀与热水箱连通。
锅体外壳采用保温层,一方面可以降低锅体热量的散失,同时也可以避免锅体烫伤使用者;热水箱与炉体分开,并且安装在炉体内部,可以防止使用者直接接触到热水箱,避免烫伤。
冷水箱上方安装有一套进水球阀,冷水箱通过下方的进水孔与热水箱连通,冷水箱底部设有一个维修孔,维修孔上设有一个维修孔盖。
冷水箱水位采用机械式的进水球阀设计,可以降低零部件的故障率,在冷水箱底部设置维修孔,方便维修及维护;冷水箱与热水箱采用独立间隔设计,不仅能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同时也可避免进水球阀球体因频繁的热胀冷缩而容易发生破裂。
热水箱上方设有一根蒸汽管,蒸汽管末端安装有一个安全阀,热水箱侧壁安装有一套液位观测管,液位观测管上端高于由进水球阀控制的最高水平面高度,液位观测管下端低于由进水球阀控制的最高水平面高度,热水箱底部有一根排水管B,排水管B上安装有排水阀B。
安全阀设计可以防止因热水箱箱体内部蒸汽压力过高而发生危险;液位观测管可以随时监测热水箱内水位高度,防止干烧。
加热器是下面开口的内凹式矩形结构,内部安装有贯通加热器两端的同向倾斜向上的金属空心管,在加热器外壳单侧上方有一个风孔B,加热器安装在热水箱内底部中间,加热器顶端水平高度低于由进水球阀控制的最高水平面高度,燃烧器安装在加热器下方开口处。
加热器内部设计有金属空心管,金属管贯通加热器两端,根据实际要求,金属空心管可以是一根或一根以上,这样可以提高燃气在燃烧器上燃烧后产生的热能的使用率;金属空心管设计成倾斜向上,假如是多根金属空心管时,其倾斜朝向一致,此设计可以当燃烧器对加热器进行加热,以及热水冷却的过程中,在热水箱内部制造出水循环效果,减小水垢在加热器的受热面上堆积。风孔B设置在加热器外壳单侧上方,可以引导燃烧器火苗的燃烧方向。
炉体外壳中部设有风孔A,朝向风孔B一面设有挡风板。
风孔A可以确保燃气在燃烧器上能充分燃烧,挡风板能确保燃烧器火焰不会发生回窜现象。
使用上述方案,可以使燃气不粘底汤粥炉的结构更合理,更安全、更节能,同时能有效的降低燃气不粘底汤粥炉的故障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剖析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加热器的内部结构剖析图。
图中:1、锅体,2、炉体,3、蒸汽阀,4、冷水箱,5、热水箱,6、加热器,7、燃烧器,11、排水管A,12、排水阀A,13、保温层,21、风孔A,22、支脚,23、挡风板,41、进水球阀,42、进水孔,43、维修孔盖,51、蒸汽管,52、安全阀,53、液位观测管,54、排水管B,55、排水阀B,61、金属空心管,62、风孔B,63、加热器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使用前,清洁燃气不粘底汤粥炉锅体(1),清洁用水通过排水管A(11)拍出锅体(1),拧紧排水阀A(12);将燃气不粘底汤粥炉通过进水球阀(41)接入到市政自来水管网,自来水进入到冷水箱(4)内部,并通过其下方的进水孔(42)流进到热水箱(5)里,自来水淹没加热器(6),此时金属空心管(61)里也充满自来水,当自来水液面达到设计高度时,进水球阀(41)自动关闭其内部阀门,冷水箱(4)停止进水,从液位观测管(53)可以随时观测到热水箱(5)内部的水面液位是否正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美德,未经廖美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474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印刷机加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分子合金防水卷材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