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化一体化固体绝缘隔离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47033.6 | 申请日: | 2014-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04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米德浚;石振江;朱洪昌;周自毅;吕佳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电网公司防城港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1H31/02 | 分类号: | H01H3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张萍 |
地址: | 538001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化 一体化 固体 绝缘 隔离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开关领域,特别是一种小型化一体化固体绝缘隔离开关。
背景技术
传统的固体绝缘隔离开关包括隔离刀,静触头,它们与真空管等安装在固体绝缘装置内部,同时固体绝缘装置的上部或下部配有进线或出线套管,以便与母线或电缆相连,因此只可实现单一的进线接地或出线接地。通过隔离刀的分合实现主回路的合闸和接地操作。由于绝缘装置本体内部部件多空间有限,电气的绝缘距离受到限制,这种方式无疑增大了固体绝缘装置本体的体积,同时增加了安装难度,且不便于操作,较为费力。同时主回路合闸或接地时,隔离刀等金属装配件与真空管的动端连接处或接地静触头连接处接通,在同一绝缘装置内部易出现两导体相互影响导致的电场分布不均,局部场强增大等现象,加大了周围环境的危险系数。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化一体化固体绝缘隔离开关,小型化设计,实现隔离与接地开关的一体化,直接增加产品的使用寿命,减少开关操作时的操作力。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小型化一体化固体绝缘隔离开关,包括绝缘筒,所述绝缘筒内部设置有隔离触臂组件,所述隔离触臂组件的下部连接有隔离静触头,所述隔离触臂组件的上部连接有隔离驱动板,所述隔离触臂组件的上部还套装有接地触头座,所述隔离驱动板上部与下部之间设置有连接触头。
进一步,所述连接触头内部设置有触指弹簧,所述连接触头通过触指弹簧与隔离触臂组件连接。
进一步,所述绝缘筒的上部设置有密封挡板,所述隔离触臂组件的上部贯通密封挡板后与隔离驱动板连接。
进一步,所述绝缘筒内部设置有支撑平台,所述连接触头设置有与支撑平台相对应移动的外部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小型化一体化固体绝缘隔离开关,隔离开关主体为三相独立分体式,安装在固体绝缘三相分体独立的绝缘筒内,隔离开关的传动为三相同步动作,实现隔离合、隔离分、隔离接地三工位操作;本实用新型实现隔离与接地开关的一体化,无需另外再投入一台接地开关;三相独立的隔离开关体较小,真正实现了小型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隔离分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接地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型化一体化固体绝缘隔离开关,包括绝缘筒1,所述绝缘筒1内部设置有隔离触臂组件2,所述隔离触臂组件2的下部连接有隔离静触头3,所述隔离触臂组件2的上部连接有隔离驱动板4,所述隔离触臂组件2的上部还套装有接地触头座5,所述隔离驱动板4上部与下部之间设置有连接触头6。
所述绝缘筒1的上部设置有密封挡板8,所述隔离触臂组件2的上部贯通密封挡板8后与隔离驱动板4连接。
所述绝缘筒1内部设置有支撑平台9,所述连接触头6设置有与支撑平台9相对应移动的外部凸起10。
由以上结构可知,隔离开关主体为三相独立分体式,安装在固体绝缘三相分体独立的绝缘筒1内,隔离开关的传动为三相同步动作,从而实现了隔离合、隔离分、隔离接地三工位操作。
为了降低连接触头6与隔离触臂组件2的摩擦力,减少两者之间的磨损,降低因其自身表面镀银层减少而带来的电阻增大影响,在连接触头6中安装有触指弹簧7。因此,整个开关当中,连接触头6固定在绝缘筒1内,隔离触臂组件2通过连接触头6上的触指弹簧7与连接触头6连接,其解决了连接触头6熔焊的问题,直接增加了连接触头6的使用寿命,并减少了开关操作时的操作力。
参照图2所示,为隔离开关隔离分后的示意图。参照图3所示,为隔离开关接地合后的示意图。参照图2与图3可知,隔离触臂组件2上下滑动时,隔离静触头3和接地触头座5对应实现隔离与接地的电连接,实现隔离与接地开关的一体化,无需要另外再投入一台接地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隔离静触头3、连接触头6均使用均匀电场处理,避免开关通电时产品尖端放电。
本实用新型的三相独立隔离开关较小,总高度仅530mm,单相宽度仅40mm,装在固体绝缘开关上,相间距仅需100mm,能实现真正的小型化。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电网公司防城港供电局,未经广西电网公司防城港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470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隔离开关导电杆与套管的装配结构
- 下一篇:组合式按键的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