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极化电极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46530.4 | 申请日: | 2014-08-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429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 发明(设计)人: | 樊安生;李广利;段晏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格林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V3/00 | 分类号: | G01V3/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凌达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1 | 代理人: | 宋国荣 |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极化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极化电极,属于微弱电磁波信号测量领域,广泛用于电法勘探、水文勘探、工业生产、环境监测以及地震前兆观察等,也可用于工业过程,腐蚀防护,环境监测的参比电极,特别适用于大地、海洋的地质勘探。
背景技术
低极化电极是地球电场信息测量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件,广泛应用于地震前兆观察、地球物理电法勘探、石油勘探、水文勘探以及大地地磁探测等领域。现有的电极主要包括普通金属电极、液体不极化电极和固体不极化电极。
普通金属电极采用惰性较高的杆状铜电极或铁电极,这种电极野外施工方便,效率高,不需要维护,因此使用最为普遍。但由于金属直接与大地接触,表面可能发生电化学反应,如腐蚀。这类电极的电极电位受很多因素影响,如酸碱度、温度、湿度等,因此电极之间的极差大而且不稳定,不适用采集微弱的小信号。
液体不极化电极将金属电极埋没在饱和的金属盐溶液的电极罐中,金属盐溶液通过电极罐底部的渗透性材料与大地接触,保证电极和电解质的界面的稳定,从而提高电极的稳定性。但这类电极也存在两个缺点:(1)由于盐溶液的渗漏,需要不时补充金属盐溶液,因此这种电极维护较为困难,而且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2)由于液体不极化电极只通过底部的渗透性材料与大地接触,实际野外工作需要预先挖出电极坑,并要求电极埋没在湿土中,通常还要浇水,保证电极与土壤的密切接触,因此施工较为不便。挖坑埋没的电极由于对电极接地点地表改变较大,再加上浇水后水渗透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电极接地点的电位长时间不稳定,造成电极间极差不稳定,从而影响电法勘探数据采集的质量。
固体不极化电极与液体不极化电极原理一样,只是固体不极化电极通过含有金属盐的固体介质与大地接触。CN200962458Y公布了一种“固体不极化电极”,由电极输出线、热缩管、铅棒及PVC管体组成,采用固体电解质替代原有的液体电解质,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同时降低了维护成本,提高了使用寿命并且携带方便。但同样需要挖坑埋没电极,野外施工不方便。铅棒对环境有一定程度的污染,而且铅棒电极不是最好的不极化电极材料。CN2755629Y公布了一种“杆状不极化电极”,骨架的下部外侧通过硫酸铜与石膏的糊状物固结铜电极,糊状物凝固成型后形成固定不极化电极。该固体不极化电极使用时更加方便,从而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测量精度。由于是固体电解质,无法保证电极芯与大地构成良好离子导电通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电极的精度和寿命;由于固体电解质没有外部壳体进行保护,地面杂草和杂乱碎石会对固体电解质造成破坏,降低电极的使用寿命。此外这类固体电极采用的固体电解质,较液体电解质,制作工艺复杂。
现有不极化电极电极底部一般为平面结构,仅靠电极底部平面与土壤接触,对埋没点附近的土壤结构要求较高,很容易因为土壤岩性结构不理想(如富含砂砾石等),以及埋没方法的不当造成接触不良,也会产生极差不稳定,对测量数据产生较大影响。为解决上述问题,CN201804124U公布了一种不极化电极,该电极由极棒、电解质和电极罐组成,电极罐为圆柱体形,电极罐下端形状为锥形,锥形电极罐内灌注电解质(氯化铅、氯化钠或石膏加水配制而成),锥形电极罐壁上均匀分布有孔。该电极能将电极直接插入地下,减少了挖坑埋没环节,施工方便;由于电极采用锥形结构,使锥形电极罐与大地接触关系长时间稳定,外在不确定干扰因素减少,离子交换顺畅稳定。但该实用新型锥形电极罐壁上均匀分布孔,具有以下缺点:(1)电极罐壁上均匀分布有孔,就会造成孔的总面积很大,电解质渗透量大,电解质消耗快,不适合长时间测量。这种情况下如要进行长时间测量,就需要增大电极罐的电解质的容量,这样一方面造成电解质的浪费,另一方面,增大电解质的容量,也会增加整个电极的重量,不方便携带和使用。(2)如要确保能够长时间使用而又不增大电解质的容量,就必须通过减少的孔大小或孔密度来减少电解质的渗透量,与电极接触的土壤就会出现润湿不充分,离子交换不畅通。(3)由于电极罐壁上均匀分布有孔,电极不使用时,无论如何放置,电解质都会因渗透而消耗。如需减少电极不使用时渗透消耗,就必须将会电极浸泡在电解质中,电极存放比较麻烦,尤其是野外勘探中。(4)电极罐壁上均匀分布有孔,与大地接触面积大,测量信号为这些区域的平均信号,信号的空间分辨率差,无法实现高空间分辨率的精确测量,也就无法得到精确的随空间的分布信号。(5)高空间分辨率的测量往往需要采用多个电极组成的电极阵列,这种壁上均匀分布有孔的设计,与大地的接触面积大,限制了电极阵列的放置方式和放置的电极阵列的电极数量。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格林泰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格林泰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465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门型通道式辐射安全自动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下地震接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