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桥单胎承载的电动公交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46336.6 | 申请日: | 2014-08-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52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 发明(设计)人: | 徐加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旭腾蓝驱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1/00 | 分类号: | B60K1/00;B60K7/00;B62D7/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郭受刚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经***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桥单胎 承载 电动 公交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交车,具体是一种三桥单胎承载的电动公交车。
背景技术
近年来,节能环保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纯电池电动公交车、混合动力公交车、增程式公交车、双源无轨电动公交车、无轨电动公交车等电动类新能源公交车因具有节能减排的优点而发展迅速。现有电动类新能源公交车普遍采用双桥的方式,前桥作为转向桥,后桥作为驱动桥,单桥载荷大,为了满足承载要求,需使用较大的轮胎,且受现有电动类新能源公交车后桥采用集中驱动方式时驱动系统结构的限制,在车箱内底板采用低地板时,驱动桥和轮胎所对应的车箱内底板位置较高,安装在这些位置的座椅位置较高,不便于乘员起身和入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四桥承载的电动公交车,其能减小因驱动桥和轮胎而导致的车箱内底板凸起部位与车箱地板的高度差,在车箱内凸起部位安设座椅时,也便于乘员入座和起身。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三桥单胎承载的电动公交车,包括底盘及固定在底盘上的转向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转向机构位于驱动机构前侧,转向机构包括转向桥及两个分别设置在转向桥两侧的转向车轮;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桥、电驱动系统及驱动车轮,所述驱动桥包括第一驱动桥和第二驱动桥,所述第一驱动桥和第二驱动桥均横向设置且彼此平行,第一驱动桥和第二驱动桥两者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驱动车轮及使驱动车轮转动的电驱动系统,所述电驱动系统固定在驱动桥上。本实用新型的公交车可为纯电池电动公交车、混合动力公交车、增程式公交车、双源无轨电动公交车、无轨电动公交车等电动类新能源公交车。本实用新型应用时,每个电驱动系统分别对应驱动一个驱动车轮,驱动系统在运动过程中通过控制器进行协调,保证各驱动车轮的转速相同及转向时的差速要求,从而实现双桥分散驱动的方式。
进一步的,所述转向机构还包括纵拉杆和转向助力器,所述转向桥上连接有转向摇臂,所述纵拉杆两端分别连接转向助力器和转向摇臂。如此,本实用新型应用时,转向助力器通过纵位杆将动力传至转向桥上连接的转向摇臂,在转向摇臂的带动作用下,转向车轮实现转向。
进一步的,所述转向摇臂包括横向设置的横向连接板和纵向设置的纵向连接板,所述纵向连接板前端与横向连接板连接,所述转向摇臂通过穿过横向连接板与纵向连接板连接部位的限位销设置在转向桥上,转向摇臂通过其纵向连接板后端与转向桥活动连接,所述纵拉杆通过连接在横向连接板相对连接纵向连接板端的另一端与转向摇臂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转向摇臂活动时,其会绕限位销转动。
为了保证转向摇臂的结构强度,进一步的,所述转向摇臂的横向连接板和纵向连接板集成为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电驱动系统包括电机、轮架、上摆臂及下摆臂,所述电机固定在轮架上,所述电驱动系统通过电机使驱动车轮转动,所述上摆臂和下摆臂分别连接于轮架上下两端,电驱动系统通过上摆臂和下摆臂连接在驱动桥上。如此,本实用新型应用时由电机驱动车轮转动,而上摆臂和下摆臂在本实用新型振动时用于对电驱动系统进行导向。
进一步的,所述电驱动系统还包括设置在上摆臂上的气囊。如此,本实用新型的上摆臂摆动时会作用于气囊,气囊伸缩可达到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减振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电驱动系统还包括两端分别与下摆臂和驱动桥连接的减振器。本实用新型在下摆臂摆动时减振器伸缩,在减振器的伸缩作用下能进一步提升本实用新型的减振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上摆臂和下摆臂均包括两条一端与轮架连接的柔性连接条,柔性连接条相对连接轮架端的另一端连接有球头,所述上摆臂和下摆臂均通过球头固定在驱动桥上与驱动桥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上摆臂和下摆臂连接在驱动桥上时均通过两点定位,能减小本实用新型应用时电驱动系统的摆动幅度;本实用新型的电驱动系统在球头的作用下可进行小幅的水平摆动,能避免硬性连接存在结构损坏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转向机构包括转向桥,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桥和第二驱动桥,采用三桥承载的方式,可减小每根桥的载荷,如此,较小的轮胎就可承受所需的载荷,可减小驱动车轮和转向车轮的体积,如此,本实用新型应用时能降低轮胎对应位置车箱内底板高度,进而可降低轮胎对应位置的座椅高度,便于乘员入座和起身,尤其是老、弱、病、残人士上下座位更加便捷。
(2)本实用新型采用两根桥作为驱动桥,一根桥作为转向桥,保证了足够的动力输出和乘座性能最佳的情况下,实现了成本的最低化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旭腾蓝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旭腾蓝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463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驾驶室座椅调节阀
- 下一篇:一种商务车多功能调节座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