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护墙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46261.1 | 申请日: | 2014-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1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金熙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3/072 | 分类号: | E04F13/072;E04F19/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何家富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护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饰材料技术领域,更涉及一种护墙板。
背景技术
护墙板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装饰墙体的材料,一般采用木材等为基材,其具有美观、质轻、防火、防蛀、施工简便、造价低廉、使用安全、装饰效果明显和维护保养方便等诸多优点,因此备受人们的青睐。
护墙板一般包括边框和板芯,在现有技术中,一般将边框和板芯设置为一个整体,在需要安装护墙板时,将多块护墙板依次固定在墙体表面,相邻的护墙板之间形成的缝隙采用装饰条进行覆盖,以提高护墙板的整体装饰效果。这对于护墙板的安装、生产及后续拆装搬移存在诸多不利之处。
因此,如公开号CN203201082U、CN2139152等提出一种可拆卸拼接装的实木护墙板,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安装便利性不佳、贴墙安装设计而没有考虑到安装后木头受潮的膨胀影响因素,等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于此,提出一种改进的护墙板。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护墙板,包括:
一下脚板,其纵剖面呈“L”字型结构,包括依次垂直连接的一贴墙支撑部、一底板支撑部及一外围支撑部而形成“L”字型的包围结构,从而沿其纵向长度上形成设有一个凹槽,该下脚板用于固定设置在墙面与底板的交界处,从而使其贴墙支撑部贴合于墙面而其底板支撑部贴合于地板;
一上封条板,其纵剖面呈倒“L”字型结构,包括依次垂直连接的一贴墙支撑部、一上封板支撑部及一外围支撑部而形成倒“L”字型的包围结构,从而沿其纵向长度上形成设有一个凹槽,该上封条板用于固定设置在墙面距离底板一定高度处,其贴墙支撑部贴合于墙面设置;
至少一龙骨板,其为长条形板材结构,该龙骨板用于固定设置在位于该下脚板与该上封条板之间的墙面上;
以及多个裙面板,其下端插入于该下脚板的该凹槽内固定,其上端插入于该上封条板的该凹槽内固定,而其中间部位依靠于该龙骨板的外表面,且多个裙面板是并行且依次贴合排列形成一个面。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安装,该下脚板的该贴墙支撑部和该上封条板的该贴墙支撑部上均设有用于供螺丝锁入墙面的安装孔。
进一步的,为了更加美观,该下脚板的该外围支撑部和该上封条板的该外围支撑部上均设有装饰纹路。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安装和布线,该下脚板的贴墙支撑部与底板支撑部的交界处形成一斜面倒角。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技术优点:采用简单的结构实现牢固拼接,更利于生产加工,且更便于安装和可重复拆卸利用,因此也更加环保。此外,该护墙板与墙面具形成一间隔,从而具有更好的防潮性和具有良好的墙面隔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下脚板的纵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上封条板的纵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c本实用新型的一龙骨板的纵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d是本实用新型的一裙面板的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第一步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第二步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第三步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第四步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第五步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第六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a-图1d以及图2-图7所示,一种护墙板,包括:
一下脚板10,其纵剖面呈“L”字型结构,包括依次垂直连接的一贴墙支撑部11、一底板支撑部12及一外围支撑部13而形成“L”字型的包围结构,从而沿其纵向长度上形成设有一个凹槽14,该下脚板10用于固定设置在墙面与底板的交界处,从而使其贴墙支撑部11贴合于墙面而其底板支撑部12贴合于地板;
一上封条板20,其纵剖面呈倒“L”字型结构,包括依次垂直连接的一贴墙支撑部21、一上封板支撑部22及一外围支撑部23而形成倒“L”字型的包围结构,从而沿其纵向长度上形成设有一个凹槽24,该上封条板20用于固定设置在墙面距离底板一定高度处,其贴墙支撑部21贴合于墙面设置;
至少一龙骨板30,其为长条形板材结构,该龙骨板30用于固定设置在位于该下脚板10与该上封条板20之间的墙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金熙建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金熙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462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省材料的木地板及木地板的拼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玻璃采光天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