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束带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46140.7 | 申请日: | 2014-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1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郭瑞棋;陈丽蓉;刘渊植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玛利亚社会福利基金会 |
主分类号: | A47C7/62 | 分类号: | A47C7/62;B60N2/4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束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椅子上的辅具有关,更详而言的指一种能运用于椅子上的束带组。
背景技术
按,一般的民众乘坐于椅子上时,能运用其肌肉的力量,调整出坐在椅上的适合姿势,不仅能借以达到较为舒适的效果,更能避免自椅子上滑落的情形。
惟,当身体有残疾而行动不便的人士或因脑性麻痹所造成对肢体肌肉无法控制的患者,在乘坐于椅子上时,无论其椅子是一般家庭中的椅子或为汽车内的座椅,皆有可能会因难以控制肌肉的力量,而发生滑落于椅子下的情形,其不仅有安全性的问题,对有残疾而行动不便的人士或因脑性痲痹所造成对肢体肌肉无法控制的患者而言,其乘坐于椅子上,亦有着舒适性不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改善习知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其一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束带组,能增进乘坐于椅子上时的舒适性者。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束带组,能增进乘坐于椅子上时的安全性者。
缘此,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束带组,包含有:
一第一带体;
一第一结合件,连接于该第一带体的一端;
一第二带体;
一第二结合件,连接于该第二带体的一端,并以可拆离的方式与该第一结合件进行结合;
一软垫,具有一第一限位部及一与该第一限位部相邻的第二限位部,该第一限位部与该第一带体连接;
一限位件,连接于该软垫的第二限位部上,用以包覆限位该第二带体。
进一步,该第一、二带体分别为一具备预定长度的可挠性织带。
进一步,该第一带体的同一侧面上具有一第一黏着部及一与该第一黏着部相邻的第三黏着部,且该第三黏着部以可拆离的方式与该第一黏着部进行黏着固定。
进一步,该第一黏着部为一魔鬼毡的毛面,该第三黏着部为一魔鬼毡的钩面。
进一步,该第二带体的同一侧面上具有一第二黏着部及一与该第二黏着部相邻的第四黏着部,且该第四黏着部以可拆离的方式与该第二黏着部进行黏着固定。
进一步,该第一结合件为一公扣具,该第二结合件为一母扣具。
进一步,该软垫的第一限位部与该第二限位部位于同一侧面上。
进一步,该限位件为一可挠性片体,其中央位置连接于该软垫的第二限位部上,该限位件的两侧相反面上分别具有一第一连结部及一第二连结部,该第一、二连结部以可拆离的方式进行连结。
进一步,该第一、二带体的自由端结合于一固定件上。
进一步,该固定件为一种能套置并包覆于椅背上的椅套型摆位组。
借此,本实用新型不仅能避免该第一、二带体有任意移位的情形发生,更能借由该软垫增进使用者的舒适性,并能让该第一、二带体位于正确的束紧位置处,而能大幅地提升使用上的安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另一使用方式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符号说明】
束带组100 第一带体10
第一黏着部11 第三黏着部12
第一结合件20 第二带体30
第二黏着部31 第四黏着部32
第二结合件40 软垫50
第一限位部51 第二限位部52
限位件60 第一连结部61
第二连结部62 固定件70
固定件80 椅子90
椅背91 使用者9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 审查委员能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与其特点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同,兹列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较佳实施例的束带组100,其主要包含有一第一带体10、一第一结合件20、一第二带体30、一第二结合件40、一软垫50及一限位件60,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玛利亚社会福利基金会,未经财团法人玛利亚社会福利基金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461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压力环境中测量真空容器容积比的方法
- 下一篇:L型端子与极柱的焊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