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热水器进水控制阀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45966.1 | 申请日: | 2014-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04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陈银环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清市银环节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20 | 分类号: | F16K31/20;F16K7/12;F24J2/46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热水器 进水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热水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热水器进水控制阀。
背景技术
一般传统的家用的太阳能热水器大都没安装进水控制阀,在水放满之后,就会有大量的水不停的溢出,必须要手动关闭进水水阀才能断水,故会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目前也有太阳能热水器设置有水位传感器和电磁阀来控制水位,其缺点是必须要有电源供电才能正常工作。遇到停电,热水器就不能使用或者仍是需要手动通断上水阀才能维持工作,另外,该水位传感器和电磁阀结构复杂,容易损坏,工作不稳定,可靠性差,上水速度较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热水器进水控制阀,该进水控制阀结构简单,上水速度快,安装维修方便,无需电源供电,节能环保,性能稳定可靠。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热水器进水控制阀,该进水控制阀是设有与太阳能水箱连通的阀腔和浮球的浮球式控制阀,该进水控制阀包括阀体、上阀盖和下阀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设在上阀盖的上方,下阀盖设在上阀盖的下方,阀体与阀盖以及下阀盖之间密封连接,所述上阀盖和下阀盖之间围合形成阀腔,在阀腔内设置有浮球和杠杆传动组件,杠杆传动组件设置在阀腔的上部,浮球位于阀腔的下部;所述杠杆传动组件是由上杆和下杆组成,上杆和下杆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
进一步地,在阀体内上端设有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在阀体内还设有用于通断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的隔膜组件,隔膜组件设在阀体与上阀盖之间,被隔膜组件和上阀盖围合形成有压力控制室,隔膜组件设置在压力控制室的顶部,在压力控制室的底壁上设有调节压力控制室内压力的压力调节孔,压力控制室和阀腔通过压力调节孔连通,在杠杆传动组件的上杆上设有用于封堵压力调节孔的密封堵塞,所述密封堵塞的位置与压力调节孔的位置相对应,下杆的一端与上杆连接,另一端通过挂钩与浮球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杠杆传动组件中上杆和下杆连为一整体,它们之间形成的夹角在5°—45°之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采用浮球式控制阀来控制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内的水位,当水箱内水位较低时,阀腔内水位降低,浮球下沉,带动杠杆传动组件,打开压力调节孔,受到进水管道内的水压作用,将阀体内的隔膜组件打开,进水控制阀内进水管道与出水管道导通,从而向太阳能水箱内上水;阀腔内水位与太阳能水箱内水位同步升高,当升高至稳定平衡水面时,浮球上升,触动杠杆传动组件,杠杆传动组件左端上升,关闭压力调节孔,阀腔注满水,通过隔膜组件关闭进水控制阀内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进水控制阀关闭,从而不再向太阳能水箱内上水;在本实施新型中,杠杆传动组件是由上杆和下杆组成,上杆和下杆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这种结构的杠杆传动组件在工作时使浮球上浮或下沉更灵活方便,保证了控制阀可靠工作。本实用新型具体以下有益效果:第一,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维修方便;第二,无需电源即可上水,能自动控制水箱内水位,节能环保;第三,性能稳定可靠,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热水器进水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 所示的一种太阳能热水器进水控制阀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 所示的一种太阳能热水器进水控制阀中阀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一种太阳能热水器进水控制阀中上阀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一种太阳能热水器进水控制阀中下阀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一种太阳能热水器进水控制阀中浮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的一种太阳能热水器进水控制阀中杠杆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热水器进水控制阀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构成本申请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清市银环节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乐清市银环节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459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