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极板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45297.8 | 申请日: | 2014-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83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 发明(设计)人: | 曹国防;杨宇光;许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平乐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14 | 分类号: | H01M4/14;H01M4/68;H01M2/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圣通专利事务所 11238 | 代理人: | 杨非;黄薇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极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铅酸蓄电池领域,传统所使用的铅钙合金板栅与金属汇流排中含有大量的铅,在浇铸、化成、焊接阶段造成了严重的重金属铅污染。
另外,铅基活性物质的理论比能量为170w.h/kg,实际仅为理论比能量的1/5。比能量低的主要原因,一个是活性物质反应效率低于50%且质量仅40%;另一个是HSO4-离子受极板厚度,材质制约,板栅和其它非成流物质占近40%,活性物质、板栅质量、电解质密度之间的关系极不合理。
因此,需要从新材料、新工艺和新型结构设计的源头来解决上述问题,否则,铅酸蓄电池是很难有所突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无污染、提高电池比能量、提高反应物质反应效率的蓄电池极板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蓄电池极板,包括:极耳、碳材料复合层、板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极板的中间层设有极耳;在中间层的上、下层分别设有碳材料复合层;在碳材料复合层的上下外层分别设有板栅;所述的板栅上涂覆有铅膏;经复合而成为蓄电池单块极板。
其中,所述极耳由铅、锡、银金属合金制成。
所述的极耳材料的厚度为0.8mm~1mm。
所述极耳的形状为网状结构,它包括:斜拉网、五边形网、条形网。
所述极耳与蓄电池中反应物质的接触面积不小于50㎝2。
所述碳材料复合层的厚度为0.1mm~0.8mm。
所述碳材料复合层,所选用的原材料包括:稻壳、秸秆。
所述的板栅为蜂窝结构,其蜂窝结构的孔包括:六边形孔、五边形孔、四边形孔。
所述的板栅,采用导电高分子材料压制而成。其中,所述导电高分子材料选用下列材料:导电ABS材料、聚苯胺材料、热熔性环氧树脂。
在所述的板栅内设有预留槽,以便于导线穿设连接。
所述蓄电池板栅与蓄电池中反应物质的接触表面积大于600㎝2。
所述蓄电池板栅的质量小于40g。
所述蓄电池板栅的尺寸为:193.9mm×155.3mm×4mm;或为193.9mm×155.3mm×5mm。
所述蓄电池单块极板的整体厚度小于6mm。
所述蓄电池单块极板的总质量小于120g。
本实用新型的蓄电池极板制作的二次电池,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根据需求按电池的外观大小进行组合或裁剪;同时,也可按其容量或电压大小进行组合或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蓄电池板栅替代铅酸蓄电池中的铅钙合金板栅,同时采用铅、锡、银金属合金板耳,取代了铅金属汇流排,故大大减少了铅酸蓄电池中的重金属铅的用量,节约50%以上,彻底消除了铅酸蓄电池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铅重金属污染。
2、本实用新型的蓄电池板栅是铅钙合金板栅质量的约20%,大大提高了极板反应物质(铅膏)和起承载导电作用板栅的质量比。铅酸电池中铅钙合金板栅质量和反应物质铅膏的比为1:1.1~1.4,非金属板栅则为1:8~12,这样铅酸蓄电池的质量比能量由35w.h/kg上升到60w.h/kg以上,故本实用新型质量比能量大大提高。
3、普通的铅酸蓄电池铅钙板栅单片较薄(1毫米左右),反应物质铅膏粘贴在其两面,电化学反应为二维的,在其两面反应,反应面积较小,反应效率约为30%左右。而本实用新型的蓄电池板栅为多边形蜂窝结构,电化学反应为三维的,故反应面积成倍提高,反应效率提高到70%以上。本实用新型蓄电池板栅最佳蜂窝结构为六边形,反应物嵌入板栅之中,与板栅形成一个牢固的整体,大大提高了反应物质和板栅的牢固性,解决了铅酸蓄电池因震动而铅膏脱落问题。
4、由碳材料形成的复合层也大大提高了板栅的导电性能。
5、本实用新型蓄电池正极板采用双板栅叠加、其中间引出铅、锡、银金属合金极耳的结构方式,故大大地提高了反应物质的反应效率,解决了铅酸蓄电池的质量比能量问题。本实用新型可提高电池能量60W/kg以上。
附图说明
图1-1、图1-2、图1-3为本实用新型蓄电池极板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蓄电池极板中极耳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蓄电池极板中碳材料复合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蓄电池极板中板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平乐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平乐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452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电池涂布机的上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调节温度的安全电池组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