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泡沫灭火器演示实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44863.3 | 申请日: | 2014-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82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 发明(设计)人: | 任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媛 |
| 主分类号: | G09B23/24 | 分类号: | G09B23/24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271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泡沫灭火器 演示 实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学演示实验教学领域,尤其是一种泡沫灭火器演示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灭火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防火设施之一,根据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又不能支持燃烧的性质,人们研制了各种各样的二氧化碳灭火器,有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及液体二氧化碳灭火器。原简易灭火器的装置中,碳酸钠和浓盐酸的浓度、用量要控制得当。当浓度大、量多时,瓶中压强过大,气体可能使吸滤瓶上的胶塞冲出,甚至有发生吸滤瓶爆炸的危险;浓度小、量少时,瓶中的压强太小难以喷射出泡沫,实验现象又不明显。两种情况常会导致演示实验失败,降低了学生的实验兴趣和情绪,影响教学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泡沫灭火器演示实验装置,它具有实验装置简单、变废为宝、实验过程易操作以及实验现象明显等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泡沫灭火器演示实验装置,包括瓶体、瓶盖、试管和玻璃棒,所述瓶体与所述瓶盖通过螺旋纹连接,所述试管垂直置于所述瓶体底部,所述玻璃棒的一端置于所述试管底部,所述玻璃棒的另一端置于所述瓶盖下方,所述玻璃棒的长度与所述瓶体的高度相等,所述瓶瓶体的上方设有一圆孔。
所述圆孔距离瓶口为1.5-2.0cm,直径大小为2mm-3mm。
所述瓶体由塑料材质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验装置简单,便于操作;实验器材易得,变废为宝、绿色环保;实验药品用量少、现象明显,演示效果好;实验安全性好,源于生活也用于生活,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验现象结构示意图。
其中1、瓶体,2、瓶盖,3、玻璃棒,4、试管,5、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自制泡沫灭火器演示实验装置,包括瓶体1、瓶盖2、试管4、圆孔5和玻璃棒3,瓶体1的上方设有一圆孔5,试管4垂直放置于瓶体1内部,玻璃棒3的一端置于试管4底部,另一端与瓶盖2相接,圆孔5距离瓶口约为1.5cm,直径大小为2mm;瓶体1可为为密封矿泉水瓶;玻璃棒3的长度与瓶体1的高度相等;瓶盖2与瓶体1的瓶口相配。
首先,取一洁净的矿泉水瓶,在瓶体1上方距离瓶口1.5cm处,钻一直径大小为2mm的圆孔5;向瓶体1内注入事先在温水中配置好的NaCO3和洗洁精的混合溶液20mL左右,向试管4中加入10mL左右的浓盐酸;用一细线小心的将试管4放于瓶体1内;将等高度的玻璃棒3一端伸进试管4底部,然后拧紧瓶盖2;翻转该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将圆孔5对准燃着的棉花,反应产生的CO2气体在压力的作用下冲出瓶体1,即可观察到明显灭火现象,操作过程中,若不断上下振荡瓶体1,实验效果会更好。用NaCO3和洗洁精的混合溶液代替浓NaCO3溶液,增多泡沫;塑料材质的矿泉水瓶代替吸滤瓶作为反应器,不会发生胶塞被气体冲出瓶外的现象,消除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媛;,未经任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448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