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斜管沉淀池自动排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44590.2 | 申请日: | 2014-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1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孙永军;赵攀;张繁;丁云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24 | 分类号: | B01D21/24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巧婵 |
地址: | 243003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淀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更为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斜管沉淀池自动排泥装置。
背景技术
净水厂斜管沉淀池排泥是保障净水处理工艺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排泥水量是净水厂自用水的主要组成部分,排泥系统的优化运行对处理效能及节水降耗有着重要影响。
常规的排泥操作采用间歇排泥方式,分手动和自动两种。排泥历时主要受原水浊度的影响,在同一原水条件下排泥过程曲线变化趋势是相同的。由于来水水质变化幅度较大,所产生的沉淀污泥量也随之变化较大,若排泥不及时,容易造成翻池现象,对后续水处理工艺造成影响,严重时会影响主工艺的生产,同时也增加了净水剂的消耗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产水率、降低净水剂消耗量的斜管沉淀池自动排泥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这种斜管沉淀池自动排泥装置,包括设置在沉淀池中的集水槽、集水管、斜管、过渡池和反应池,在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有排泥阀,中部靠近斜管附近设有污泥浓度计,所述的排泥阀和污泥浓度计通过信号线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的控制系统通过信号线与显示设备连接。
所述的控制系统为DCS控制系统。
所述的集水槽与集水管连接。
所述的沉淀池底部设有排泥管,所述的排泥阀通过法兰与排泥管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这种斜管沉淀池自动排泥装置,排泥阀和污泥浓度计通过信号线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的控制系统通过信号线与显示设备连接,当污泥浓度计探测到污泥浓度达到设定值时,通过信号线将信号传递到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自动打开排泥阀进行排泥,反之,控制系统自动关闭排泥阀,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产水率、降低了净水剂的消耗量。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沉淀池,2、集水槽,3、集水管,4、控制系统,5、显示设备,6、反应池,7、过渡池,8、排泥阀,9、污泥浓度计,10、斜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这种斜管沉淀池自动排泥装置,包括设置在沉淀池1中的集水槽2、集水管3、斜管10、过渡池7和反应池6,在沉淀池1的底部设有排泥阀8,中部靠近斜管10附近设有污泥浓度计9,其特征在于:排泥阀8和污泥浓度计9通过信号线与控制系统4连接,控制系统4通过信号线与显示设备5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种斜管沉淀池自动排泥装置,排泥阀8和污泥浓度计9通过信号线与控制系统4连接,控制系统4通过信号线与显示设备5连接,当沉淀池1中的污泥浓度达到设定值时,污泥浓度计9就会通过信号线将信号传递到控制系统4并显示在显示设备5上,控制系统4就会通过信号线自动打开排泥阀8,对沉淀池1中进行排泥,当沉淀池1中污泥浓度降低到设定值时,污泥浓度计9通过信号线将信号传递到控制系统4并显示在显示设备5上,控制系统4就会通过信号线自动关闭排泥阀8,实现自动检测和控制沉淀池1中的污泥浓度,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通过自动实现排泥,不仅提高了产水率,降低了净水剂的消耗量,也不会影响主工艺的生产。
如图1所示,控制系统4为DCS控制系统。
集水槽2与集水管3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DCS控制系统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采用控制功能分散、显示操作集中、兼顾分而自治和综合协调的设计原则的一种仪表控制系统,具有高度的可靠性、维修方便、工艺先进等特点,系统内任一组件发生故障,均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工作。
如图1所示,沉淀池1底部设有排泥管,排泥阀8通过法兰与排泥管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泥阀8打开时污泥通过排泥管排放到污泥处理池中,经过污泥处理池净化后还可以再利用到沉淀池1中,可以实现水循环再利用,节约了水源,降低了成本,显示设备5是普通的CRT显示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445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熔胶的过滤装置
- 下一篇:整体硬质合金刀具磨损状态检测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