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相软土地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44411.5 | 申请日: | 2014-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0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谭博;刘小高;王述红;徐海洋;刘振华;王存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27/12 | 分类号: | E02D27/12;E02D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10003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相 土地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土工程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沿海厚或超厚狭长软土地基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地质情况复杂多变,软土地基分布区域比较广泛。通常情况下,在软土路基地区修建公路,路基存在整体稳定性不良以及后期沉降变形较大等一系列实际问题,严重影响道路的施工质量和后期的正常使用。
现有软基处理技术存在的不足:
(1)同一工程处理方法比较单一;
(2)经济效益比较差;
(3)不均匀沉降控制比较差。
为保证软土地基处理后的承载力以及沉降控制,提出采用CFG桩和水泥搅拌桩并结合褥垫层共同处理深厚海相软土地基,从而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和控制不均匀沉降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均匀沉降控制高、地基承载力强的海相软土地基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海相软土地基结构,包括CFG桩、水泥搅拌桩、褥垫层,CFG桩与水泥搅拌桩安装在海相软土地基里,并在CFG桩与水泥搅拌桩上部铺设褥垫层,在CFG桩与水泥搅拌桩 之间的过渡衔接的衔接段范围内铺设一层双向土工格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CFG桩施工包括振动沉管工艺和长螺旋钻工艺;CFG桩桩身砼强度C15,水泥选用42.5级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CFG桩桩径500mm;CFG桩桩底应穿透持力土层2m以上;适用于软弱土层厚度超过15m的路段。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水泥搅拌桩桩径550mm,水泥搅拌桩间距为1.2或1.0m×1.2或1.0m,正三角形布置;水泥用量不小于 65kg/m,水泥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为0.45~0.5;水泥土90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1.5MPa、单桩承载力标准值为 130kN;水泥搅拌桩桩位偏差不大于50mm,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5%,水泥搅拌桩桩径偏差不大于2%。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褥垫层为两层双向土工格栅夹30cm厚碎石垫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针对工程根据各路段不同的地质条件与承载要求,采用CFG桩和水泥搅拌桩共同处理深厚海相软土地基,不仅满足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而且缩减工程造价;不同桩基配合不同厚度的褥垫层且在衔接段范围内铺设一层双向土工格栅的共同作用,满足工程对不均匀沉降的控制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海相软土地基结构系统纵剖面示意图;
图中:1-CFG桩、2-水泥搅拌桩、3-褥垫层、4-双向土工格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东北大学,未经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444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合型海上风电基础结构
- 下一篇:封闭式无汞血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