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芯的直流支撑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43194.8 | 申请日: | 2014-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2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谢平;周小毛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普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33 | 分类号: | H01G4/33;H01G4/3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姚姣阳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支撑 电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芯的直流支撑电容器,属于薄膜电容器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用户对直流支撑电容器的等效串联电阻ESR要求越来越高,要求ESR值越来越小,如小于1毫欧。单芯结构的电容器由于受到膜宽的限制,ESR值比较高,一般都在3毫欧左右,导致其自身发热也比较高,降低了其最高工作环境温度和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双芯的直流支撑电容器,解决单芯电容器等效串联电阻较高、发热较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双芯的直流支撑电容器,其特征在于由电容器铝壳、阻燃塑料盖帽、两个电容器素子、内部引线和铜电极组成,其中所述电容器素子为金属化薄膜的两层平行绕卷结构,两个电容器素子装盛于相盖合的电容器铝壳和阻燃塑料盖帽之中且两个电容器素子相并联的两极分别通过内部引线与阻燃塑料盖帽上一体接设的铜电极相连;所述直流支撑电容器的内腔中填充设有环氧树脂。
优选的,所述金属化薄膜为绝缘薄膜及其表面真空镀覆呈阶梯状的金属加厚区、金属高方阻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该双芯的直流支撑电容器具有等效串联电阻小于1毫欧的优点;电容器自身发热低,提高了电容器的最大工作电流和工作温度,大幅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容器结构的轴剖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金属化薄膜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如图1和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双芯直流支撑电容器的结构轴剖示意图及其金属化薄膜的结构剖视图。从图示可见:它是由电容器铝壳4、阻燃塑料盖帽5、两个电容器素子9、内部引线7和铜电极6组成。两个电容器素子9装盛于相盖合的电容器铝壳4和阻燃塑料盖帽5之中且两个电容器素子9相并联的两极分别通过内部引线7与阻燃塑料盖帽5上一体接设的铜电极6相连;并且该直流支撑电容器的内腔中填充设有环氧树脂8,封固并保护电容器素子。
其中所述的电容器素子9为金属化薄膜的两层平行绕卷结构,且如图2所示,该金属化薄膜为绝缘薄膜2及其表面真空镀覆呈阶梯状的金属加厚区1、金属高方阻区3。按电容规格设计并裁切绝缘薄膜2的宽度,在真空条件下将锌、铝金属蒸镀到聚丙烯材质的绝缘薄膜上,镀层的形状如阶梯型。
在生产制造时,完成真空蒸镀的金属化薄膜绕卷制成两个电容器素子后,将两个电容器素子上下相叠,然后采用内部引线将电容器素子两端并联起来后再连接到外部铜电极之上,然后将焊接好的电容器素子装进电容器铝壳中,内部填充环氧树脂,盖上阻燃塑料盖帽并封固。
本实用新型设计并制造所得到的双芯直流支撑电容器,具有等效串联电阻小于1毫欧的优点;电容器自身发热低,提高了电容器的最大工作电流和工作温度,大幅延长了使用寿命。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普电子(苏州)有限公司,未经优普电子(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431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轴承寿命预警式轮端总成
- 下一篇:装饰画及其编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