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正反两面发声的电声换能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43022.0 | 申请日: | 2014-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6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贺胜军;卢华庭;王俊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联创宏声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9/02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36100 | 代理人: | 殷勇刚 |
地址: | 330096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正反 两面 发声 电声 换能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的换能器,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耳机的正反两面发声的电声换能器。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音视频以及各智能终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更加追求高品质的音质享受,这对耳机的核心部件电声换能器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耳机来讲,空间结构小,同时需兼顾人们的佩带习惯,发声单元的尺寸一般都比较小,特别是入耳式的耳机,发声单元的尺寸更小,发声单元受尺寸限制通常不能完美地重放低中高频整个频率段的声音。在传统的多媒体配套音响中,通常为了很好重放整个频率段的声音,会采用多个扬声器的组合形式来实现,不同的扬声器重放特定的频率段,比如低音扬声器和高音扬声器就分别重放低频和高频部分的声音成分,然而在更小空间的应用场合,比如耳机,特别是入耳式耳机,采用多个单元的组合形式来实现重放整个频率段的声音,无疑会占用太多的空间,影响整个产品的外观及佩带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实现正反两面同时发声的电声换能器,尤其能实现正反两面重放不同频率段的声音信号,正反两面的信号再通过叠加后辐射出去,提高了电声换能器的效率及音质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正反两面发声的电声换能器,包括圆环形支架、圆环形PCB板和杯形磁杯,其特征在于,
支架的圆环通孔中安装有磁杯,在磁杯的两面分别安装有前发声部件和后发声部件;后发声部件依次由套在磁杯杯体外部的反面磁钢、反面导磁片、反面音圈、反面振膜和反面前盖连接组合而成;前发声部件依次由安装在磁杯杯体内部的正面磁钢、正面导磁片、正面音圈、正面振膜和正面前盖连接组合而成;PCB板,套在反面前盖的外部,并通过信号线联接反面音圈和正面音圈。
为了获得更好的技术效果,磁杯的杯体底部开有通孔;磁杯、反面磁钢和反面导磁片间形成有反面磁间隙;磁杯、正面磁钢和正面导磁片间形成有正面磁间隙;支架、磁杯和反面磁钢间形成有结构气隙,且结构气隙与反面磁间隙相通。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利用一个磁杯并在磁杯两侧布置两个发声部件,减少了发声部件中的一个磁体,减少了两个发声部件的所占空间,并进一步在磁杯和支架、发声部件之间设置结构气隙,便于后发声部件发出的声信号通过结构气隙传导到前发声部件较好的实现了和前发声部件发出的声信号混合,达到在一个耳机中实现不同频率声信号的目的,并且不会给用户明显的声音区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电声换能器的零件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电声换能器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并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结构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正反两面发声的电声换能器,包括圆环形支架1、圆环形PCB板2和杯形磁杯3,支架1的圆环通孔中安装有底部开有通孔的磁杯3,在磁杯3的两面分别安装有前发声部件和后发声部件;后发声部件依次由套在磁杯3杯体外部的反面磁钢15、反面导磁片14、反面音圈13、反面振膜12和反面前盖11连接组合而成,磁杯3、反面磁钢15和反面导磁片14间形成有反面磁间隙16;支架1、磁杯3和反面磁钢15间形成有结构气隙4,且结构气隙4与反面磁间隙16相通;前发声部件依次由安装在磁杯3杯体内部的正面磁钢25、正面导磁片24、正面音圈23、正面振膜22和正面前盖21连接组合而成;磁杯3、正面磁钢25和正面导磁片24间形成有正面磁间隙26;PCB板2,套在反面前盖11的外部,并通过信号线联接反面音圈13和正面音圈23。
本实用新型电声换能器,正反两面的前发声部件和后发声部件可分别发声,作为优化,前发声部件和后发声部件的发生频率不同。
当PCB板2接通电信号时,分别通过反面音圈13和正面音圈23激发反面振膜12和正面振膜22发出声信号;
正面振膜22发出的正面声信号经过正面磁间隙26得到加强和声音处理,再经过正面前盖21的通孔辐射出去;
反面振膜12发出的反面声信号通过反面磁间隙16得到加强和声音处理,再沿着结构气隙4辐射出来,再与正面重放的声音信号叠加后一起辐射出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联创宏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联创宏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430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热芯、液体加热器及液体循环加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水效果优良的音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