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底门开关门臂及底门开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43005.7 | 申请日: | 2014-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96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杨永强;史春江;向彪文;刘文亮;张群;凌斌;刘颖菲;胡跃明;王丽娜;陈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7/26 | 分类号: | B61D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43021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漏斗车底门操控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底门开关门臂及底门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铁路漏斗车主要用于散装粮食、石渣、煤炭等散状货物的运输,卸货时散状货物,卸货时散状货物依靠自身重力的作用从漏斗车的底门自动流出,使得运输质量较高、装卸作业时间短、加速车辆周转并降低了运输成本。
为了实现货物从铁路漏斗车的底门流出,需在铁路漏斗车的底部加装底门开闭机构。底门开闭机构一般需要依靠气动、液压或者电动原件进行底门的开闭动作。目前,底门开闭机构一般分为“大刀式”开闭机构和顶锁式开闭机构。“大刀式”开闭机构的工作原理为:风动时,由装在双向风缸前面的齿条带动齿轮转动,齿轮的转动使安装于传动轴上的双联杠杆转动,推动底门拉杆,从而带动底门的开闭。但其自锁性较差,运行过程中可能造成底门自行打开。顶锁式开闭机构在“大刀式”开闭机构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过死点才可以开启的连杆组成,使得锁体锁在指定位置,以便形成二级锁闭状态。申请号为201210278281.8-一种车辆底门开闭装置,包括底门开关装置和底面设施结构;其中,所述底门开关装置包括一双联螺杆、一开门臂、一关门臂、一主轴、一长连杆、一短连杆、两弹性装置和两底门板,其中,所述开门臂与所述主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关门臂与所述主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主轴的中部与所述双联螺杆固定连接,所述双联螺杆的一端与所述长连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双联螺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短连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长连杆的另一端与一所述底门板活动连接,所述短连杆的另一端与另一所述底门板活动连接,一所述弹性装置压在一所述底门板上,另一所述弹性装置压在另一所述底门板上;所述底面设施结构包括一开门碰触台和一关门碰触台,所述开门碰触台和所述关门碰触台分别位于所述车辆的两侧,所述开门臂与所述开门接触台接触,所述关门臂与所述关门接触台接触。
上述的车辆底门开闭装置虽然具备在轨道内侧实现“边走边卸”的功能,且结构简单,卸货效率高。但是铁路漏斗车不能双向运行,不利于用户对其进行编组,且开门功能与关门功能需分别在车辆的两侧实现,使得地面设施布置较为复杂,不利于维护。
因此,亟需一种底门开关门臂及底门开关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底门开关门臂,使得底开门漏斗车可以实现单侧完成底门的开启和关闭,并能进行双向运行,有利于用户的编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底门开关门臂,包括连接管100、由所述连接管100的侧壁延伸出开门臂和关门臂,所述开门臂与所述关门臂之间呈夹角设置,所述开门臂包括开门臂部210、由所述开门臂部210延伸出的第一支架220及所述第一支架220延伸出的第一导向装置230,所述关门臂包括关门臂部310、由所述关门臂部310延伸出的第二支架320及由所述第二支架320延伸出的第二导向装置330,所述连接管100具有同中心轴的通孔,所述第一导向装置230、所述第二导向装置330和所述连接管100不在一条直线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导向装置230包括由所述第一支架220延伸出的第一抵接部230和固定在所述第一抵接部230上的第一导向轮240,所述第二导向装置330包括由所述第二支架320延伸出的第二抵接部330和固定在所述第二抵接部330上的第二导向轮340。
进一步,所述第一抵接部230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板231和第二支撑板232,所述第二抵接部330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三支撑板331和第四支撑板332,所述第一支撑板231、第二支撑板232、第三支撑板331和第四支撑板332的侧面均设置通孔,用于固定第一导向轮240和第二导向轮340。
进一步,所述关门臂部310的长度大于所述开门臂部210的长度。
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架220沿垂直于所述开门臂部210的方向延伸出,所述第二支架320沿垂直于所述关门臂部310的方向延伸出,所述第一导向装置及所述第二导向装置在垂直于所述连接管100中心轴的延伸方向延伸出。
进一步,所述连接管100的侧壁具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的铆接孔110。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向装置距离所述连接管100远离所述第一导向装置一端端面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导向装置距离所述连接管100远离所述第二导向装置一端端面的距离,或者所述第一导向装置距离所述连接管100远离所述第一导向装置一端端面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导向装置距离所述连接管100远离所述第二导向装置一端端面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未经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430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枕梁结构
- 下一篇:高速架空人车自动调节压绳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