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体螺旋推进器清管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42527.5 | 申请日: | 2014-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7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 发明(设计)人: | 董云龙;董云峰;赵朝君;孙文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汇达兴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8B9/04 | 分类号: | B08B9/04 |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陈可鑫 |
| 地址: | 163453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软体 螺旋 推进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化工技术领域中一种清管装置,特别是一种软体螺旋推进器清管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化工等工业生产中,各种油品通常都采用管道运输。 油品在管道内输送一段时间以后,在管道内壁上容易形成一定的结垢层,使管道内经逐渐减小,从而减少物质的传输量。为了保护油品质量、降低摩阻、延长管线使用寿命,必须定期对管线进行清管器清管。传统上采用换管的方式或化学的方式进行疏通或清垢,这不仅成本大,而且采用化学方式除垢,其效果差,还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另一类除垢方式是利用机械清管装置,或在管道内施放清管器,但这些装置结构复杂,造价较高,且功能单一,并且现有清管器旋转速度小,严重影响清垢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现有清管器旋转速度小清垢效果差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软体螺旋推进器清管装置,该软体螺旋推进器清管装置,能够使清管器快速旋转, 清垢效果好,提高管道输送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问题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达到:该软体螺旋推进器清管装置,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为在圆柱体的一端制有前分流端头,所述的前分流端头形状为圆锥体;本体圆柱体的管壁上装有螺旋状凸肋;本体圆柱体内设有中心空腔,中心空腔内部一端为圆柱形腔,外端头处为喇叭口型腔,圆柱形腔对称两侧开有一对斜向旁孔,所述的斜向旁孔与本体中心线夹角为60°;所述的端头处喇叭口型腔锥角为60°;本体上部涂覆聚氨酯涂层。
本实用新型与上述背景技术相比较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软体螺旋推进器清管装置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清管器本体采用聚氨酯泡沫或聚氨橡胶等软体材料制成,为保证其弹性、并提高耐磨性,在清管器本体上部涂覆聚氨酯涂层。本体圆柱体内设有中心空腔,根据管线工艺要求和结垢情况,依靠压缩空气或输送介质产生的背压,使清管器两端保持合理的压差,可以快速推进清管器移向管道另一端,往返多次,达到请垢目的。能够保护管道,使其免遭输送介质中有害成分的腐蚀,延长使用寿命;改善管道内部的光洁度,减少摩阻,提高管道输送效率;保证输送介质的纯度。通过能力强,可通过1.0D的弯头,最大变形量≧40%,扯断拉伸力≧20%。针对油田各种介质管线的除垢 具有良好的功效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 ,2- 分流端头,3- 凸肋,4- 圆柱形腔,5- 喇叭口型腔,6- 斜向旁孔,7- 覆聚氨酯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将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所示,该软体螺旋推进器清管装置包括本体1,本体1为在圆柱体的一端制有前分流端头2,所述的前分流端头2形状为圆锥体;本体圆柱体的管壁上装有螺旋状凸肋3,凸肋3高度为2-3mm,刮除管壁积垢的效果更好;所述的凸肋为不锈钢钢丝网;本体圆柱体内设有中心空腔,所述的中心空腔内部一端为圆柱形腔4,外端头处为喇叭口型腔5,圆柱形腔4对称两侧开有一对斜向旁孔6,所述的斜向旁孔6与本体中心线夹角为60°,起到推进本体加速旋转及膨胀的作用;所述的端头处喇叭口型腔5锥角为60°,目的是有利于推进本体加速旋转;本体上部涂覆聚氨酯涂层7,以提高本体的耐磨性,并保证其弹性 ;所述的凸肋3与清管器本体1水平面倾角为45°。
该软体螺旋推进器清管装置,清管器本体采用聚氨酯泡沫或聚氨橡胶等软体材料制成,为保证其弹性、并提高耐磨性,在清管器本体上部涂覆聚氨酯涂层。根据管线工艺要求和结垢情况,依靠压缩空气或输送介质产生的背压,使清管器两端保持合理的压差,快速推进清管器移向管道另一端,往返多次,达到请垢目的。
该软体螺旋推进器清管装置适用于积垢较厚,结垢不规则的管线的清管除垢,还适用于油水管线污水管可燃气管线。能够保护管道,使其免遭输送介质中有害成分的腐蚀,延长使用寿命;改善管道内部的光洁度,减少摩阻,提高管道输送效率;保证输送介质的纯度。通过能力强,可通过1.0D的弯头,最大变形量≧40%,扯断拉伸力≧20%。针对油田各种介质管线的除垢 具有良好的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汇达兴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大庆汇达兴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425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