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层真空冷冻干燥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41681.0 | 申请日: | 2014-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2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陈美标;朱红惠;王永红;张秀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M1/24 | 分类号: | C12M1/24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刘明星 |
地址: | 510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真空 冷冻 干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菌种保藏管,尤其涉及一种双层真空冷冻干燥管。
背景技术
真空冷冻干燥管具有保藏时间长、活性高、易于常温运输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微生物菌种的长期保藏。但传统的真空冷冻干燥管均采用单层玻璃管结构的真空管,该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破碎、且需要时又难于开启,使得菌种在转移过程中容易遭到污染,而且传统的单层冷冻真空干燥管做的过大会影响内部环境参数,这样就导致其体积做的较小,不易粘贴标签明识,使用中,辨别它费时费力,且容易发生拿错现象,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双层真空冷冻干燥管,该管具有易于开启,不易污染,抗震性能优及不易损坏的优点,且方便添加标识,即便破碎一层玻璃,也可以防止菌种被污染。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的技术方案:双层真空冷冻干燥管,包括有外玻璃管、内玻璃管、塞子,所述内玻璃管套设在外玻璃管内,所述塞子紧密贴合于内玻璃管管口处,且塞子末端端面与内玻璃管管口处平齐,外玻璃管上部进行热熔形成圆锥形密封结构,整个干燥管内处于真空状态,还包括减震机构和防火部件,减震机构置于外玻璃管底部与内玻璃管底部之间;防火部件置于外玻璃管内且防火部件的边缘紧密贴合外玻璃管的内壁,防火部件的一端面紧密贴合在内玻璃管管口处,防火部件将外玻璃管与内玻璃管之间的空间分为第一空间、用于固定标签的第二空间,第二空间位于外玻璃管下部;所述外玻璃管的壁厚小于内玻璃管的壁厚。
塞子用于塞紧内玻璃管管口,防止菌体外溢;减震机构的设置,可避免因采用机械减震装置对玻璃管造成的机械损害,从而维持一个良好的环境参数;防火部件用于防止高温熔化外玻璃管时对内部菌体造成的损坏;标签可置于第二空间内,便于标识及取用;外玻璃管的壁厚小于内玻璃管的壁厚,外玻璃管质地较薄较软,在打开冻干燥管时更方便简单,内玻璃管厚度较大,不易碎,即使外玻璃管破裂,内玻璃管也能保护内部菌体。
所述减震机构为由棉花与吸水硅胶材料配合制成的减震机构。棉花本身具备一定的缓冲减震性能,配上吸水硅胶,能长时间的保证棉花的干燥减震特性,能最大限度的避免采用机械减震装置对玻璃管造成的机械损害;吸水硅胶吸收水分的同时,除了能保证减震用棉花的弹性外,还能保证菌体的干燥保存。
所述防火部件为玻璃防火棉。玻璃防火棉能使装置的防火效果更好,可以有效地阻止在烧拉管时的隔热,保护标签以及菌体不受热源的破坏。
所述内玻璃管和外玻璃管的材质均采用95料玻璃。95料玻璃耐高温性能稳定,高温熔化外玻璃管时不会爆裂而对内部菌体损坏,且其透光率高,便于观察内玻璃管内的菌体。
所述外玻璃管底部为平底状,外玻璃管的长度为80mm,外径为15mm,其壁厚为0.5mm。
所述内玻璃管底部为平底状,内玻璃管的长度为40mm,外径为12mm,其壁厚为1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采取了双层的玻璃管封装结构,且外管质地较薄较软,因而在打开冻干管的时候更方便简单。
2、增加了玻璃防火棉,可以有效地阻止在烧拉管时的隔热,保护标签以及菌体不受热源的破坏。
3、底部放置吸水硅胶有助于辩别菌种保藏管是否失效,吸水硅胶吸涨后,证明此管的密封出现问题,应当及时更换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封装菌体后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含义:
1、外玻璃管,2、内玻璃管,3、塞子,4、防火部件,5、第一空间,6、第二空间,7、菌体,8、减震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阅图1,一种双层真空冷冻干燥管,包括有外玻璃管1、内玻璃管2、塞子3,内玻璃管2套设在外玻璃管1内,塞子3紧密贴合于内玻璃管2管口处,且塞子3末端端面与内玻璃管2管口处平齐,外玻璃管1上部进行热熔形成圆锥形密封结构,整个干燥管内处于真空状态,还包括减震机构8和防火部件4,减震机构8置于外玻璃管1底部与内玻璃管2底部之间;防火部件4置于外玻璃管1内且防火部件4的边缘紧密贴合外玻璃管1的内壁,防火部件4的一端面紧密贴合在内玻璃管2管口处,防火部件4将外玻璃管1与内玻璃管2之间的空间分为第一空间5、用于固定可视标签的第二空间6,第二空间6位于外玻璃管1下部;外玻璃管1的壁厚小于内玻璃管2的壁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未经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416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壁灯底盖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在凝胶中提取核酸或蛋白质的快速均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