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用地漏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41057.0 | 申请日: | 2014-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82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峰;赵海燕;赵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职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张一鸣 |
地址: |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国际***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用 地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漏,特别是一种使用寿命长的耐用地漏。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传统浴缸的地漏下水器由漏体1、盖体2、弹跳芯3和过滤塞4组成,过滤塞4由漏体1中的凸缘支撑;由于漏体1多为铸铁件,由于长时间的使用和腐蚀等原因,都会使其凸缘损坏,使过滤塞4失去支撑,进而使弹跳芯3失去活动性,导致地漏丧失其原有的开关作用,并且凸缘损坏后无法修复,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而且继续使用的话会导致水资源的大量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的耐用地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耐用地漏,包含漏体和设置在漏体中的弹跳塞组件,所述弹跳塞组件包含盖体、弹跳芯、过滤塞和支撑套;所述盖体设置在漏体的上侧;所述过滤塞和支撑套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在漏体中,过滤塞与支撑套连接固定;所述弹跳芯设置在盖体上,弹跳芯的下端与过滤塞相配合;所述过滤塞与支撑套的连接面上均设置有出水孔,漏体和支撑套上均设置有出水口,漏体和支撑套上的出水口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出水孔为多个均匀排布在过滤塞与支撑套的连接面上的圆孔;所述支撑套上的出水口为对称设置在支撑套两侧的圆孔。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耐用地漏,通过过滤塞与支撑套连接固定代替漏体上原本的凸缘,可以避免凸缘长时间使用磨损后无法修复的问题,而且过滤塞与支撑套不易磨损,即使损坏之后也可以整体拆下来进行更换;整体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耐用地漏的现有技术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耐用地漏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耐用地漏的支撑套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耐用地漏,包含漏体1和设置在漏体1中的弹跳塞组件,所述弹跳塞组件包含盖体2、弹跳芯3、过滤塞4和支撑套5;所述盖体2设置在漏体1的上侧;所述过滤塞4和支撑套5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在漏体1中,过滤塞4与支撑套5通过螺栓连接固定,过滤塞4与盖体2之间设置有垫片;所述弹跳芯3设置在盖体2上,弹跳芯3的下端与过滤塞4相配合;所述过滤塞4与支撑套5的连接面上均设置有多个均布的出水孔6,漏体1和支撑套5上设置有出水口,漏体1和支撑套5上的出水口相对应,支撑套5上的出水口为对称设置在支撑套5两侧的圆孔。
图2中的地漏为闭合状态,使用时,按下盖体2的顶端,弹跳芯3在过滤塞4上借力使弹簧松开,使盖体2离开漏体1的上表面,水流依次通过出水孔6以及支撑套5和漏体1上的出水口完成排水。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耐用地漏,通过过滤塞与支撑套连接固定代替漏体上原本的凸缘,可以避免凸缘长时间使用磨损后无法修复的问题,而且过滤塞与支撑套不易磨损,即使损坏之后也可以整体拆下来进行更换;整体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职业大学,未经苏州市职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410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压缩气旋通堵装置
- 下一篇:油漆分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