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干燥煤炭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40284.1 | 申请日: | 2014-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5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 发明(设计)人: | 秦振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振光 |
| 主分类号: | F26B17/16 | 分类号: | F26B17/16;F26B23/10;F26B21/00;F26B2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5765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干燥 煤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炭干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干燥煤炭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陷:
1. 现有煤炭干燥装置大多干燥质量达不到要求含水量大。
2. 干燥过程中的自动分级严重影响了煤粉干燥,自动分级情况是,颗粒较大含水量少的煤粉颗粒趋向于在筒仓周边进行分布,颗粒较小含水量大的煤粉颗粒趋向于集中于进料口下方筒仓中部区域,因此外部干燥速度快,内部干燥速度慢,影响了整体的出仓时间和干燥效果,颗粒度较小的煤粉含水量也会过高。
3. 煤粉干燥常用做滚筒干燥,这种干燥设备使用不方便,需要占用大量的生产空间,不符合目前紧凑型的工业生产转变模式,投入成本高,热量和能量利用还不充分,热损失大,不环保节能。
4. 加热装置整体是一体,无法分段操作,因此即便干燥很少的物料也要整体进行加热开机,能量浪费巨大,不环保,可操作性不好。
5. 烟气中包含大量燃烧不充分的颗粒状物质,这些东西是造成PM2.5和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同时这些颗粒物质无法在转换能量的同时被回收。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功能强大的一种用于干燥煤炭的装置,具体目的见具体实施部分的多个实质技术效果。
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方案一:
一种用于干燥煤炭的装置,包含壳体,所述壳体上方包含进料口,下方包含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从上往下分为第一热泵换热区域和干燥区域,所述干燥区域内部包含加热单元,所述第一热泵换热区域包含置于壳体上的第一热泵外壳,所述第一热泵外壳上包含连通口和壳体内部连接,所述第一热泵外壳内部有盘管样式的第一热泵冷凝管,所述第一热泵冷凝管和壳体内的第一热泵换热管连通,并且第一热泵冷凝管上包含节流阀和压缩机,所述第一热泵冷凝管为如下两种布置结构之一,A为壳体外布置,B固定于壳体内腔顶部进料口旁边;第一热泵换热管内部有制冷剂,所述制冷剂在第一热泵冷凝管内为较低密度制冷剂,经过压缩机后在第一热泵换热管内为较高密度制冷剂,高低密度制冷剂通过压缩机和节流阀进行转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干燥区域下方还包含物料降温区域,所述物料降温区域包含第二降温区,所述第二降温区包含进口管和出口管,进口管和出口管连通外交换区域,所述外交换区域 为建筑体,所述第二降温区的进口管和出口管分别通过一个总管分出多个平行管,多个平行管连通,所述进口管对应的管道为外交换低温气进管,所述出口管对应的管道为外交换高温气出管,外交换低温气进管上包含第二热泵装置,所述第二热泵装置包含热泵壳体,其内部有煤粉第三降温区换热管,所述煤粉第三降温区换热管两端通过煤粉第三降温区节流阀和煤粉第三降温区压缩机后连通置于第二降温区下方的下换热盘管,所述下换热盘管置于整体装置的壳体的下方部位;煤粉第三降温区换热管内部为较高密度制冷剂,下换热盘管为较低密度制冷剂,高低密度制冷剂通过煤粉第三降温区压缩机和煤粉第三降温区节流阀进行转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二降温区上方包含第一降温区,所述第一降温区包含相互连通的煤粉第一降温区上总管,所述第一降温区上总管连通供热管道,所述第一降温区上总管通过卡子固定于壳体内壁上,所述第一降温区上总管下方伸出一个以上的煤粉降温下支管,所述煤粉降温下支管并列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振光,未经秦振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402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