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长柔性线管竖直定位安装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40169.4 | 申请日: | 2014-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3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军;王娟;李新玉;董俊威;沈赓;左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葛洲坝集团机械船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姜荣华 |
地址: | 443007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长 柔性 线管 竖直 定位 安装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利、水电行业常用的一种超长柔性线、管竖直定位安装工具,是一种简单实用,操作便捷的特种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超长柔性线(或管)安装主要采取将设备分段组装,或在旁侧布置辅助设备专门安装,增加了设备的制造成本和安装成本,实际操作性差,精准定位困难,尤其是有些精细设备由于操作不当受自然条件或工艺条件限制会对设备造成划伤或污染。常规的安装方法无法满足超长距离安装的需求,机械性操作笨重繁琐容易造成设备精细面划伤或带入污染物,主要表现为:
(1)在工程项目中机械设备难免会配备必要的管线设备,往往因长距离安装困难而将设备整体分为多段组装或在旁侧增加辅助设备,既增加了制造工艺难度,又增加了制造成本,而且还减弱了设备的强度,增加了不可避免的纰漏点。
(2)机械式安装柔性线、管,安装距离非常受限,刚度不够不能运送到所需安装位置,若保证刚度,安装工具本体又会倍加笨拙,操作不便,工作效率低下。
(3)受自然条件和工艺条件限制会对设备造成划伤或污染。安装工具过于庞大,现场保护非常困难,操作不便,难免引起歪斜不能顺利找正位置,而且杂质很容易沿线、管或安装工具带入设备内,造成严重后果。
发明内容
针对金属结构柔性线(或管)超长距离安装,尤其是不能直视内部环境的超长细孔穿越式安装存在精准定位困难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长柔性线、管竖直定位安装工具,解决了超长柔性线、管竖直定位安装的难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长柔性线、管竖直定位安装工具包括导引杆体、固定在导引杆体前端的导引头、设在导引杆体后端的固定盖,柔性线一端固定在固定盖上;
所述导引杆体内设有空腔,空腔内装有铅粉,空腔内顶部与铅粉顶面之间留有间隙。
进一步讲,导引杆体可由多个小导引杆体活动连接而成,每个小导引杆体内设一个空腔,其中前部小导杆体前端上固定有导引头,后部小导杆体后端设有固定盖。导引头呈锥体。
导引杆体后端固定盖为C型尾盖,C型尾盖上设有卡扣,柔性线一端通过卡扣固定在C型尾盖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轻巧简便的导引杆体,解决了超长柔性线、管竖直定位安装的难题,与常规安装工具相比具备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将柔性线、管一端卡入C型尾盖,固定牢靠,沿设备定位方向,抛投坠入,安装到位后拧开C型尾盖,将柔性线、管末端装好卡板,固定牢靠就完成安装。
(2)安装效率高,定位准确,现场保护方便。
(3)制造成本低,实用性强,可重复利用。
(4)空腔内装有铅粉,空腔内顶部与铅粉顶面之间留有间隙,导引杆体晃动时,空腔里铅粉也跟着晃动改变导引杆体重心位置,以克服超长细孔在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加工误差(一般加工误差在0.5mm至0.8mm左右)对穿线的影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超长柔性线、管竖直定位安装工具,可方便快捷的实现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设备超长柔性线、管竖直定位安装目的,经济实用,操作简便,效率快捷,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结构示意图。
图中:固定盖1,导引杆体2,小导引杆体3,导引头4,柔性线5,空腔6,铅粉7。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中,一种超长柔性线管竖直定位安装工具包括导引杆体2、固定在导引杆体2前端的导引头4、设在导引杆体2后端的固定盖1,固定盖1是C型尾盖,C型尾盖上设有卡扣,柔性线5一端通过卡扣固定在C型尾盖上;
导引头4由不绣钢材料制成锥体;
导引杆体2内设有空腔6,空腔6内装有铅粉7,空腔6内顶部与铅粉7顶面之间留有间隙。
如图2中,一种超长柔性线管竖直定位安装工具包括导引杆体2,导引杆体2由二个小导引杆体3活动连接而成(采用类似火车车厢之间挂钩连接方式),其中前部小导杆体3前端上固定有导引头4,后部小导杆体3后端设有固定盖1,固定盖1是C型尾盖,C型尾盖上设有卡扣,柔性线5一端通过卡扣固定在C型尾盖上;
导引头4由不绣钢材料制成锥体;
二个小导引杆体3内各设一个空腔6,空腔6内装有铅粉7,空腔6内顶部与铅粉7顶面之间留有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葛洲坝集团机械船舶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葛洲坝集团机械船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401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个ARM间的通信电路
- 下一篇:多方式计算机视频输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