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x型折叠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39250.0 | 申请日: | 2014-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01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熊齐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音王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G5/00 | 分类号: | G10G5/00;A47B45/00;A47B46/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周珏 |
地址: | 315104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架结构,尤其是一种x型折叠支架。
背景技术
x型折叠支架由于其高度调节灵活,折叠后方便所支撑结构的收纳,通常作为支撑架结构广泛应用于琴架、折叠式书桌架或折叠椅等需要取用及收纳的装置中。
如中国专利号为201020026750.3的实用新型公告的一种电子琴琴架支撑结构,其采用将第二支撑杆设置成由上杆体和下杆体通过定位板连接而成的杆体,并使该杆体通过定位板和第一支撑杆铰接在同一个平面上,使琴架的开合及使用高度的调节更方便快捷;该装置是通过把定位板设置成扇形结构,同时在扇形结构上设置齿形槽,通过定位件与齿形槽的配合调节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交错展开时的角度大小,从而调节整体高度,当两支撑杆收合时,通过定位件与齿形槽卡住固定;然而,两支撑杆展开或收合时,均需要反复操作定位件来达到相应功能,而且一旦一次调节高度不到位,还需要多次操作定位件来将琴架高度调节到合适的位置,操作不够便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便捷、高度调节方便的x型折叠支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x型折叠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杆组件和第二支撑杆组件,所述的第一支撑杆组件和所述的第二支撑杆组件通过销轴轴接在一起,所述的第一支撑杆组件和所述的第二支撑杆组件的轴接部位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所述的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的第一支撑杆组件上的第一转盘、固定安装在所述的第二支撑杆组件上的第二转盘及位于所述的第一转盘和所述的第二转盘之间的固定盘,所述的固定盘与所述的第一转盘固定连接,所述的销轴穿过所述的第一转盘、所述的固定盘及所述的第二转盘,所述的固定盘设置有沿圆周方向的弧形滑动槽,所述的第一转盘设置有沿圆周方向的弧形调节槽,所述的第二转盘设置有沿圆周方向的弧形限位槽,所述的弧形滑动槽内设置有可沿所述的弧形滑动槽滑动的限位块,所述的限位块上固定设置有调节销和限位销,所述的调节销穿过所述的弧形调节槽并可沿所述的弧形调节槽滑动,所述的限位销伸入所述的弧形限位槽内并可沿所述的弧形限位槽滑动,所述的调节销的端部设置有用于调节并固定所述的调节销在所述的第一转盘上的位置的定位装置。
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杆和垫片,所述的定位杆的一端设置有螺孔,所述的调节销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的螺孔配合的螺纹,所述的调节销依次穿过所述的弧形调节槽及垫片且所述的调节销的端部螺接在所述的螺孔内,所述的垫片压接于所述的定位杆的一端及所述的第一转盘之间,所述的定位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转动所述的定位杆的转动杆。调节限位块时,通过转动杆拧松定位杆与调节销,此时设置调节销在弧形调节槽内的位置,调节销带动限位块在弧形滑动槽内滑动;当调节至合适位置时,通过转动杆拧紧定位杆与调节销,此时垫片被定位杆压紧在第一转盘上,限位块通过调节销被定位。
所述的固定盘上凸起设置有弹性块,所述的第二转盘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的弹性块的凹腔,当所述的第一支撑杆组件和所述的第二支撑杆组件完全收拢时所述的弹性块处于伸展状态并容纳于所述的凹腔内。当第一支撑杆组件和第二支撑杆组件完全收拢时,由于弹性块容纳于凹腔内,第一支撑杆组件和第二支撑杆组件不容易发生相对转动,收纳及搬运时更加安全;当第一支撑杆组件和所述的第二支撑杆组件相对转动时,弹性块受到第二转盘的挤压而处于弹性压缩状态,弹性块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对第二转盘产生一定的阻力,使第一支撑杆组件和第二支撑杆组件在没有外加作用力时不会迅速展开,避免了儿童使用时因未充分抓紧或意外松开第一支撑杆组件和第二支撑杆组件而对自身或他人造成危害。
所述的第一转盘上设置有用于标示调节高度或调节角度的指示表,所述的垫片上设置有用于指向所述的指示表上具体位置的指示件。使用者在调节整体高度时可参考指示件在指示表上所指的位置,因此对整体高度的调节十分方便。
所述的第一转盘上设置有第一腰圆孔,所述的第二转盘上设置有第二腰圆孔,所述的第一支撑杆组件焊接于所述的第一转盘上,所述的第一支撑杆组件与所述的第一转盘的焊接点位于所述的第一腰圆孔上,所述的第二支撑杆组件焊接于所述的第二转盘上,所述的第二支撑杆组件与所述的第二转盘的焊接点位于所述的第二腰圆孔上。焊接点均位于第一支撑杆组件和第二支撑杆组件的内部,减少了对焊接点的磨损,并且焊接点被第一支撑杆组件和第二支撑杆组件遮挡,增加了美观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音王电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音王电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392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