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拆卸2.45GHz有源标签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38830.8 | 申请日: | 2014-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7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郑万军;王俊;高凯;贺文娟;时曼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九洲电子信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G06K19/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7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拆卸 2.45 ghz 有源 标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有源标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拆卸2.45GHz有源标签。
背景技术
依据标签内部供电有无,RFID标签分为被动式、半被动式(也称作半主动式)、主动式三类。与被动式和半被动式不同的是,主动式标签本身具有内部电源供应器,用以供应内部IC所需电源以产生对外的信号。一般来说,主动式标签拥有较长的读取距离和可容纳较大的内存容量可以用来储存读取器所传送来的一些附加讯息。主动式与半被动式标签差异为;主动式标签可借由内部电力,随时主动发射内部标签的内存资料到读取器上。主动式标签又称为有源标签,内建电池,可利用自有电力在标签周围形成有效活动区,主动侦测周遭有无读取器发射的呼叫信号,并将自身的资料传送给读取器。电子标签是射频识别(RFID)的通俗叫法,它由标签、解读器和数据传输和处理系统三部分组成。也被称为电子标签或智能标签,它是内存带有天线的芯片,芯片中存储有能够识别目标的信息。RFID标签具有持久性,信息接收传播穿透性强,存储信息容量大、种类多等特点。有些RFID标签支持读写功能,目标物体的信息能随时被更新。有源电子标签是指标签工作的能量由电池提供,电池、内存与天线一起构成有源电子标签,不同于被动射频的激活方式,在电池更换前一直通过设定频段外发信息。常见的有源电子标签工作于433MHz频段或2.4GHz工作频段。光敏电阻器是利用半导体的光电导效应制成的一种电阻值随入射光的强弱而改变的电阻器,又称为光电导探测器;入射光强,电阻减小,入射光弱,电阻增大。还有另一种入射光弱,电阻减小,入射光强,电阻增大。光敏电阻属半导体光敏器件,除具灵敏度高,反应速度快,光谱特性及r值一致性好等特点外,在高温,多湿的恶劣环境下,还能保持高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广泛应用于照相机,太阳能庭院灯,草坪灯,验钞机,石英钟,音乐杯,礼品盒,迷你小夜灯,光声控开关,路灯自动开关以及各种光控玩具,光控灯饰,灯具等光自动开关控制领域。光敏电阻按半导体材料分:本征型光敏电阻、掺杂型光敏电阻。后者性能稳定,特性较好,故大都采用它。根据光敏电阻的光谱特性,可分为三种光敏电阻器:1、紫外光敏电阻器;2、红外光敏电阻器;3、可见光光敏电阻器。2.45GHz电子标签在当今的物联网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由于便携性高,所以必须对标签做防拆处理,防止不法分子盗取标签,拆解后获得芯片重要数据,如果标签应用在军事上,标签防拆更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对待的问题。现有的2.45GHz电子标签防拆技术大都采用机械开关、磁性开关等方式。两者都有比较大的缺陷,采用机械开关防拆的标签,如果拆卸人员采用专业设备,在不破坏标签壳体结构的情况下,机械开关不能起到作用;采用磁性开关的电子标签,在拆卸标签时,将标签放在一个强磁场中,保护立即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防拆卸2.45GHz有源标签。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拆卸2.45GHz有源标签,包括标签壳体、标签芯片、标签主板和机械开关,所述机械开关位于标签壳体内底部,所述标签主板置于机械开关上,所述标签芯片置于标签主板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敏电阻,所述光敏电阻置于标签主板上。
进一步地,光敏电阻贴紧标签芯片。
进一步地,标签芯片中设有应急处理程序。
进一步地,光敏电阻可以采用5528型号。
进一步地,标签主板可以采用PCB板。
进一步地,标签芯片可以采用EPC G2芯片。
进一步地,标签壳体可以采用PVC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拆卸2.45GHz有源标签通过在标签壳体内部的标签芯片旁加入光敏电阻,并在标签芯片中存入应急处理程序,解决了有源标签容易人为失效的问题,使有源标签防拆更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拆卸2.45GHz有源标签结构示意图。
其中,1、标签壳体;2、光敏电阻;3、标签芯片;4、标签主板;5、机械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防拆卸2.45GHz有源标签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九洲电子信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九洲电子信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388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T型复合碳纤维发热线
- 下一篇:通信控制装置、通信控制方法和无线通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