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38306.0 | 申请日: | 2014-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6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黄棠桦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棠桦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6626 广东省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学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耳机,属于听力设备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无线通讯工具、音响设备等电子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些产品的电磁波对人体均会造成辐射危害,长期使用将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尤其手机等无线通讯工具使用时需要紧贴着大脑使用,对人体特别是大脑的危害尤其严重。
目前的电子耳机一般采用导线传输,置于耳塞中的微型扬声器通过导线与手机相连来播放话音。由于手机发射机工作时处于较高频段,尤其开设蓝牙、Wifi等功能时会进一步增加辐射,发射机的高频发射信号会窜入手机耳机,通过手机导线向外辐射。其中部分辐射功率通过导线传输到耳塞而直接辐射进入人的大脑。虽然该辐射强度小于手机天线附近的强度,但由于耳塞插入人的耳内,长期使用同样也会对人大脑造成损害。这就是长期使用耳机打电话会感到头疼的根本原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降低电磁波对大脑皮层辐射、可长时间佩戴的耳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耳机包括:发音单元、导音管和耳塞;所述发音单元包括用于容纳发音元件的发音腔;所述发音腔通过所述导音管与所述耳塞相连。
如上所述的耳机,其中,所述发音单元还包括:插头、连接线以及发音器;所述发音器通过所述连接线与所述插头相连,且所述发音器设置在所述发音腔内。
如上所述的耳机,其中,所述连接线上还设置有线控器。
如上所述的耳机,其中,所述导音管为真空壁导音管。
如上所述的耳机,其中,所述导音管为螺旋形软管。
如上所述的耳机,其中,所述耳塞为硅胶耳塞。
如上所述的耳机,其中,所述发音腔为金属发音腔。
本实用新型的耳机,由于耳塞通过导音管与发音单元相连,避免了电磁转换装置直接设置在耳塞内导致的辐射过度问题,可长时间佩戴不会对人体的大脑皮层造成损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耳机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耳机包括:发音单元、导音管2和耳塞3;所述发音单元包括用于容纳发音元件的发音腔1;所述发音腔1通过所述导音管2与所述耳塞3相连。在本实施例中,发音单元特指具有发音功能的设备,如耳机的发音孔、音箱、喇叭或者其它可发出声音的装置。导音管2特指能够传递声音的管线,这里的传递声音是指直接传递声音的振动,而不是转化为其它信号模式的传递。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耳机,由于耳塞3通过导音管2与发音单元相连,避免了电磁转换装置直接设置在耳塞内导致的辐射过度问题,可长时间佩戴不会对人体的大脑皮层造成损害。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发音单元还包括:插头6、连接线5以及发音器4;所述发音器4通过所述连接线5与所述插头6相连,且所述发音器4设置在所述发音腔1内。连接线4一般为橡胶包皮的金属导线,用于传递电信号,发音器4为振动喇叭,也可以为现有技术中还有振动发声原件的耳塞。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发音单元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耳机,将现有技术中的耳机的发音器4设置在发音腔1内,即可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提高音质效果和连接方便,发音腔1可以为金属发音腔,外面包裹有橡胶套,可以方便的将发音器4包裹在其中。所述耳塞3也可为硅胶耳塞,以提高佩戴的舒适度。
为了调节声音更加方便,连接线5上还设置有线控器50,线控器50用于调节音量大小,但并不限于此功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所述导音管2为真空壁导音管,真空壁导音管即导音管2的外壁采用夹心的真空结构,能够将导音管内的声音与外界隔绝,避免声音传输过程中受到外界杂音的干扰。
更进一步的,所述导音管2为螺旋形软管,这样可以方便整个耳机的收缩,避免导音管2过长或者过短时会对佩戴造成影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这款耳机却是通过真空壁导音管传音,不通过导线直接传递电磁信号,从而把电磁波辐射降到最低,让消费者健康生活、健康工作,对于开车的朋友们来说,我们这款万能单耳耳机可以说是健康和安全的完美结合,让开车人不分心、不分手、不分神;现有的有线耳机都是双边的,对于开车的人来说,这是有很严重的安全隐患的,因为双边的耳机线容易打结和缠绕在一起,这样会影响司机的安全驾驶操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棠桦,未经黄棠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383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蓝牙耳机
- 下一篇:用于计算机的夹持式话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