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铜线镀锡的烘干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37982.6 | 申请日: | 2014-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07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 发明(设计)人: | 蔡凯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童上广 | 
| 主分类号: | F26B13/10 | 分类号: | F26B13/10;F26B23/06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334114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铜线 镀锡 烘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烘干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铜线镀锡的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铜线镀锡后均是采用风扇或环形风箱吹干,风扇只能吹到对面,也就是说,镀锡后或酸洗后的铜线只有一个正面可以被风吹到;环形风箱风力分散,即使能多角度喷出热风,但是其风力分散,不能有效的对铜线完全烘干。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铜线烘干装置在使用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铜线镀锡的烘干装置,该烘热装置采用电炉丝发热,不仅可呈多个角度对铜线彻底烘干,且烘干速度很快。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落架与拱形烘热罩,拱形烘热罩分三层,上层壳体由耐高温的金属材料构置,最下面一层为网孔状底层,网孔状底层由耐高温的金属材料构置,在壳体与网孔状底层之间的夹层内分别匀铺设电炉丝,电炉丝一头的下侧设置两个电接点,在落架的上表面,每个拱形烘热罩一边下侧沿分别由活动扭铐固定对应处的落架表面,另一边下侧沿由里往外呈水平状焊接一个条形铁块,且每个条形铁块两头分别挖割一个大于螺杆的圆形口子,每个拱形烘热罩对应的两侧放平后,每个条形铁块落在对应处的落架表面,对着条形铁块两头圆形口子的落架表面均分别挖一个圆形口子,每个圆形口子内分别设置一个与螺杆匹配的螺套,并由螺杆从每个条形铁块两头的圆形口子内往下拧合,落架为钢铁材料构置,每个拱形烘热罩一头外侧的落架表面分别挖一个线孔,电路一头往上穿过落架表面上的线孔,并连接电炉丝一头下侧的电接点,电路另一头连接电源,每根铜线分别从拱形烘热罩内穿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镀锡后或酸洗后的铜线均要从拱形烘热罩内穿过,并由电炉丝发热烘干,拱形烘热罩一边下侧沿由活动扭铐与对应处的落架表面固定,另一头下侧由螺杆临时固定,如要打开拱形烘热罩,操作人可往上拧开条形铁块两头固定的螺杆就行,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结构新颖,对镀锡后或酸洗后的铜线可快速烘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构制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示意图。
其中:1、落架;2、拱形烘热罩;3、线孔;4、电路;5、电炉丝;6、网孔状底层;7、铜线;8、螺杆;9、条形铁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中,每个拱形烘热罩2一边下侧沿分别由活动扭铐固定对应处的落架1表面,另一边下侧沿由里往外呈水平状焊接一个条形铁块9,且每个条形铁块9两头分别挖割一个大于螺杆8的圆形口子,每个拱形烘热罩2对应的两侧放平后,每个条形铁块9落在对应处的落架1表面,对着条形铁块9两头圆形口子的落架1表面均分别挖一个圆形口子,每个圆形口子内分别设置一个与螺杆8匹配的螺套,螺杆8从每个条形铁块9两头的圆形口子内往下拧合,每个拱形烘热罩2一头外侧的落架1表面分别挖一个线孔3,铜线7分别从拱形烘热罩2内穿过。
图2包括图1,拱形烘热罩2分三层,上层壳体由耐高温的金属材料构置,最下面一层为网孔状底层6,网孔状底层6由耐高温的金属材料构置,在壳体与网孔状底层6之间的夹层内分别匀铺设电炉丝5,电炉丝5一头的下侧设置两个电接点,电路4一头往上穿过落架1表面上的线孔3,并连接电炉丝5一头下侧的电接点,电路4另一头连接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童上广;,未经童上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379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