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近距临摹贴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37543.5 | 申请日: | 2014-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63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刘林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林兴 |
主分类号: | G09B11/00 | 分类号: | G09B11/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35213 | 代理人: | 方传榜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近距 临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文具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近距临摹贴。
背景技术
临帖是一种练字者用于模仿、对比的文具用品,使用临帖练字的过程大概可分为3个步骤:a练字者对临帖上范字的形状进行观察、记忆;b按照记忆书写出所记的范字;c将书写出的文字与临帖上的范字进行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异,之后再重复临写步骤让书写出的文字与临帖上的范字相似。从上述步骤不难得知,练字时临帖与书写处的距离越近,练字者对范字的记忆越清晰、完整,并且越有利于练字者将两处的文字进行对比找出差距,从而提高临写练字的效率。
然而传统的临帖与书写本之间的距离较远,不利于练字者的记忆、临写,练字的效率低,对于耐心不强的练字者很容易因练字效果不明显而放弃练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近距临摹贴,目的在于减小临帖与书写处之间的距离,方便练字者临写,提高练字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近距临摹贴包括底板、第一组长条形薄片、第二组长条形薄片和装订部件,第一组长条形薄片和第二组长条形薄片分别由若干长条形薄片组成,并且第一组长条形薄片和第二组长条形薄片分别通过上述装订部件可翻页地装订在上述底板上。
进一步的,组成上述第一组长条形薄片的每个长条形薄片的正反两面各印有一排沿该长条形薄片长度方向延伸的横向书写的文字;组成上述第二组长条形薄片的每个长条形薄片的正反两面各印有一列沿该长条形薄片长度方向延伸的纵向书写的文字。
进一步的,上述装订部件包括第一组装订环和第二组装订环,并且第一组装订环和第二组装订环分别由若干装订环排列组成,长条形薄片上设有若干与装订环相适配的通孔,第一组长条形薄片通过通孔套设在所述第一组装订环上,第二组长条形薄片通过通孔套设在第二组装订环上。
进一步的,上述装订环包括圆柱和倒J型圆柱,其中,倒J型圆柱的直线端设有一半径大于倒J型圆柱半径的球体,而底板的上表面设有与倒J型圆柱直线端相适配的卡槽,倒J型圆柱直线端通过卡槽卡设在底板上,并且倒J型圆柱可以以倒J型圆柱的直线部分为轴做360度的旋转。
进一步的,上述倒J型圆柱靠近弯曲部分的一端面设有一球形凸起,上述圆柱的下端与底板的上表面连接,圆柱的上端面设有与上述球形凸起相适配的球形凹槽,圆柱的上端面与倒J型圆柱靠近弯曲部分的一端面通过上述球形凸起与上述球形凹槽形成定位对接。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其一,本实用新型使用长条形薄片作为临帖尽可能地减小了范字与书写处之间的距离,使练字者临写时可进行快捷有效的近距离对比,可提高练字效率。
其二,本实用新型临帖上印的范字有纵向书写方式,也有横向书写方式,练字者可练习到不同的文字书写方式。
其三,本实用新型临帖上使用带有开闭结构的装订环装订薄片,可以很方便地更换薄片,以更新临帖的文字内容,使练字者可对不用的文字进行临写练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4为图1 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装订环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翻页后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底板10、卡槽101、长条形薄片20、通孔201、第一组长条形薄片21、第二组长条形薄片22、装订环30、圆柱301、倒J型圆柱302、第一组装订环31、第二组装订环32、球形凹槽a、球形凸起b、球体c。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近距临摹贴包括底板10、第一组长条形薄片21、第二组长条形薄片22和装订部件,第一组长条形薄片21和第二组长条形薄片22分别由若干长条形薄片20组成,第一组长条形薄片21和第二组长条形薄片22分别通过所述装订部件可翻页地装订在底板10上。其中,组成第一组长条形薄片21的每个长条形薄片20的正反两面各印有一排沿该长条形薄片长度方向延伸的横向书写的文字;组成第二组长条形薄片22的每个长条形薄片20的正反两面各印有一列沿该长条形薄片长度方向延伸的纵向书写的文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林兴,未经刘林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375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轮定位调整仿真教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新技术教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