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落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37455.5 | 申请日: | 2014-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39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孙令军;李强;邹有斌;张玉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中珑津木本油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C3/24 | 分类号: | B67C3/24;B65G47/14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723000 陕西省汉中市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瓶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体灌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落瓶装置。
背景技术
在液体灌装领域,向瓶子中灌装液体之前,需要将瓶子按照统一的朝向整齐地排放,以便进行后续的灌装工艺,传统方法一般依靠人工操作,逐个地将瓶子按照一致的朝向排放整齐,而长时间的重复操作,往往会出现某一个瓶子没有排放到位或者排放不整齐的问题,导致后续的灌装无法顺利进行;并且,人工操作时存在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落瓶装置,解决了现有的依靠人工摆放瓶子所导致的摆放不到位和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动落瓶装置,包括矩形的盒体,盒体的下侧连接有截面为倒梯形的落瓶部,落瓶部的下端设置有圆形的分瓶部,分瓶部的正下方设置有滑槽,分瓶部的轴心设置有转轴,沿转轴的轴向并排设置有若干个分瓶器,转轴的一侧连接有电机;盒体、落瓶部、分瓶部和滑槽相互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滑槽与分瓶部的连接处设置有圆弧形的连接部。
分瓶器为圆盘状,分瓶器的中心设置有圆形的连接孔,沿分瓶器的边缘一周均匀设置有若干个豁口,转轴从连接孔中穿过,豁口的形状与待灌装瓶子的形状相适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落瓶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只需将待灌装的瓶子放入盒体中,无需考虑摆放是否整齐,该装置就能够保证瓶子在灌装时排列一致,由于不用逐一地摆放瓶子,因此一个工人就能够完成之前三个工人的工作量,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落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自动落瓶装置中分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自动落瓶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自动落瓶装置的另一个使用状态图。
图中,1.盒体,2.落瓶部,3.分瓶部,4.转轴,5.滑槽,6.分瓶器,7.电机,8.连接部,9.待灌装瓶子;
61.连接孔,62.豁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落瓶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矩形的盒体1,盒体1的下侧连接有截面为倒梯形的落瓶部2,落瓶部2的下端设置有圆形的分瓶部3,分瓶部3的正下方设置有滑槽5,分瓶部3的轴心设置有转轴4,沿转轴4的轴向并排设置有若干个分瓶器6,转轴4的一侧连接有电机7;盒体1、落瓶部2、分瓶部3和滑槽5相互连通。
如图2所示,滑槽5与分瓶部3的连接处设置有圆弧形的连接部8。
如图3所示,分瓶器6为圆盘状,分瓶器6的中心设置有圆形的连接孔61,沿分瓶器6的边缘一周均匀设置有若干个豁口62,转轴4从连接孔61中穿过,豁口61的形状与待灌装瓶子9的形状相适应。
使用时,如图4所示,将待灌装瓶子9装入盒体1中,注意所有瓶子9的朝向一致。瓶子9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至落瓶部2中;与此同时,电机7带动转轴4转动,转轴4又带动分瓶器6转动,由于落瓶部2截面为倒梯形,所有的瓶子9由落瓶部2进入分瓶部3,分瓶部3内随着分瓶器6的转动,瓶子9会落入豁口62中,分瓶器6继续转动,当转动至该豁口62朝向正下方时,如图5所示,此时该豁口62中的瓶子9在重力作用下向下降落,由于分瓶部3与滑槽5连接处设置的连接部8为圆弧形,在瓶子9下落的过程中,该连接部8会引导瓶子9落向滑槽5中,并且瓶子9下落的朝向不会发生改变,所有瓶子9的朝向都一致。
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落瓶装置解决了现有的依靠人工摆放瓶子所导致的摆放不到位和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只需将待灌装的瓶子放入盒体中,无需考虑摆放是否整齐,该装置就能够保证瓶子在灌装时排列一致,由于不用逐一地摆放瓶子,因此一个工人就能够完成之前三个工人的工作量,提高了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中珑津木本油业有限公司,未经汉中珑津木本油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374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