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仿真动力型呼吸训练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37192.8 | 申请日: | 2014-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17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俊杰 |
主分类号: | A63B23/18 | 分类号: | A63B2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436 上海市闸***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仿真 动力 呼吸 训练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呼吸训练技术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仿真动力型呼吸训练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各级医院呼吸科、老年科、康复科、神经内/外科、儿科、老人院、护理中心、小儿脑瘫康复中心、健康指导中心等很多患者都需要进行呼吸训练。而迄今为止,国内大多呼吸训练方式都是经过医生指导,患者随意控制,进行深呼吸、腹式呼吸、吹气球等训练为主,只简单训练肺活量,没有直接实用的辅助器具。也无参照物对比,不能看到效果,因此让人们也没有信心坚持训练。市场上现有的呼吸训练器尽管种类繁多,五花八门,但其实用性不强,效果难以确定,真正迎合老百姓需求的合适产品处于空缺状态。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仿真动力型呼吸训练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仿真动力型呼吸训练设备,其中,在气腔上设置有两条背带,用于将所述气腔背在背部;至少两根导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气腔相连接,另一端与机器主板相连接;所述机器主板中设置有智能动力设备,用于实现控制呼吸训练与正常人的一呼一吸运动同步;所述机器主板上设置有工作开关,用于控制所述机器主板进入工作状态;所述机器主板上还设置有调节旋钮,用于控制所述机器主板内的智能动力设备处于呼吸模式及/或呼吸节律;所述机器主板上设置有显示屏,用于显示呼吸模式及/或呼吸节律,是否处于正常状态;所述机器主板上还设置电源线及电源开关,用于控制所述机器主板与电源接通。
所述的仿真动力型呼吸训练设备,其中,所述背带用于将所述气腔固定及均衡的背在背部。
所述的仿真动力型呼吸训练设备,其中,所述气腔设置有四个独立气腔,通过一呼一吸运动,协同肺部的正常工作。
所述的仿真动力型呼吸训练设备,其中,所述导气管为食品级塑料制成的导气管。
所述的仿真动力型呼吸训练设备,其中,所述智能动力设备为智能主机的工作泵,通过导气管输送气体到四个气腔,随着人们的一呼一吸节律运动,气体再离开气腔,通过导气管的气体:将气体送进去-呼出来周而复始进行,实现与真人的呼吸运动完全同步进行训练。
所述的仿真动力型呼吸训练设备,其中,所述显示屏为一LED参数显示屏。
所述的仿真动力型呼吸训练设备,其中,所述机器主板还设置与异常报警显示灯相连接,当所述机器主板出现故障时,所述异常报警显示灯常亮。
所述的仿真动力型呼吸训练设备,其中,所述气腔上还设置有粘贴固定带,用于将所述气腔背在背部时进一步固定。
采用上述方案,设计简单实用,完全仿照人体的呼吸运动模式,根据正常呼吸节律直接进行呼吸训练,可增强呼吸深度、改善补吸气量、补呼气量、提高每秒有效呼吸气体量。全面加强呼吸肌的力量训练、明显改善肺的换气和通气功能,以改善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氧,促进腹腔内五脏六腑等脏器的循环运动,促进人体全身血液循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弥补市场现有产品的不足,真正实现仿真呼吸训练,高效实用,主被动训练相结合,简单方便,效果显著,适于大力推广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仿真动力型呼吸训练设备,其中,在气腔2上设置有至少两条背带1,用于将所述气腔2背在背部;至少两根导气管3的一端与所述气腔2相连接,另一端与机器主板4相连接;所述机器主板4中设置有智能动力设备,用于实现控制呼吸训练与正常人的一呼一吸运动同步;所述机器主板4上设置有工作开关5,用于控制所述机器主板4进入工作状态;所述机器主板4上还设置有调节旋钮6,用于控制所述机器主板内的智能动力设备处于呼吸模式及/或呼吸节律;所述机器主板4上设置有显示屏7,用于显示呼吸模式及/或呼吸节律,是否处于正常状态;所述机器主板4上还设置电源线8及电源开关9,用于控制所述机器主板4与电源接通。
进一步而言,所述背带1用于将所述气腔2固定及均衡的背在背部。
上述中,所述气腔2设置有四个独立气腔,通过一呼一吸运动,协同肺部的正常工作。
上述中,所述导气管3为食品级塑料制成的导气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俊杰,未经王俊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371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