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ACL下止点撕脱半环复位固定定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36225.7 | 申请日: | 2014-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3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陆伟;朱伟民;欧阳侃;柳海峰;彭亮权;李皓;冯文哲;王大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68 | 分类号: | A61B17/6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1 | 代理人: | 孙皓;孙昀 |
地址: | 51803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acl 下止点撕脱半环 复位 固定 定位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ACL下止点撕脱半环复位固定定位器。
背景技术
ACL(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是骨科与运动医学常见的关节损伤,发病率约占ACL损伤的5-8%。ACL下止点撕脱骨折常采用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方式种类较多,但目前尚无特定的定位装置,一般采用ACL重建定位器代替,但存在手术时定位点要求高、调节困难、可能需要制作多个骨道、创伤大等问题;遇到骨块较小者,将难以进行固定,需要改行ACL重建,效果将大打折扣;而且,镜下观察角度也会影响固定效果。同时,由于ACL下止点撕脱骨折是韧带与骨块为一个整体,外伤时ACL本身并没有损伤,治疗通常将骨块固定到止点原位即可,但手术中由于视野受限、ACL胫骨定位器为点对点固定,难以非常准确地将骨块复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术简单易行且手术时间大大缩短的ACL下止点撕脱半环复位固定定位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ACL下止点撕脱半环复位固定定位器,包括定位连杆和导针定位杆,所述定位连杆和导针定位杆活动连接,所述定位连杆为包括头部、体部和尾部的半圆形杆,其头部为开口圆环,体部为上窄下宽的扁手柄,尾部末端设有分别有指向头部圆环中心的空心管道,所述导针定位杆为圆柱体,其头部为用于固定在骨皮质上的齿状端。
本实用新型所述定位连杆的半径为100mm。
本实用新型所述定位连杆的头部开口圆环的半径为4mm、厚度3mm、边框2mm,体部扁手柄厚5mm、上部宽3mm、最下部宽6mm,尾部宽6mm,距离末端5mm、15mm分别有指向头部圆环中心的直径4.0mm的空心管道。
本实用新型所述导针定位杆为外径3.5mm、内径2.5mm、长150mm的圆柱体。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适应性广、可以关节镜下操作、复位固定简单易行、复位准确、固定牢靠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ACL下止点撕脱半环复位固定定位器,包括定位连杆5和导针定位杆6,定位连杆5和导针定位杆6活动连接,定位连杆5为包括头部、体部和尾部的半圆形杆,其头部为开口圆环,体部为上窄下宽的扁手柄,尾部末端设有分别有指向头部圆环中心的空心管道7;导针定位杆6为圆柱体,其头部为用于固定在骨皮质上的齿状端。其中,定位连杆5的半径为100mm,定位连杆5的头部开口圆环的半径为4mm、厚度3mm、边框2mm,体部扁手柄厚5mm、上部宽3mm、最下部宽6mm,尾部宽6mm,距离末端5mm、15mm分别有指向头部圆环中心的直径4.0mm的空心管道7;导针定位杆6为外径3.5mm、内径2.5mm、长150mm的圆柱体。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流程是:
1、分别做半月板2前外、前内入路,探查膝关节,清理前关节囊,暴露ACL(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3下止点骨质块;
2、将骨折面清创后,观察骨折块4的性状、大小、数量及与胫骨1骨床的关系;
3、按术前设计,将ACL下止点撕脱骨折定位器头部放入膝关节,并于ACL实质部将定位器头部开口套入定位连杆尾部空中,向前推到胫骨皮质;ACL并向下牵引;
4、边向前推导针定位杆、边向下牵引定位连杆,并在关节镜下观察ACL下止点复位情况,逐渐加大牵引力量,并做后抽屉,使ACL下止点撕脱骨折复位;
5、将2.4mm导针由导针定位器钻入,于关节内定位连杆头部中央穿出,并用2.5mm内径空心钻扩孔,制作骨道A;
6、于骨折面相当于4:00、20:00位置,分别用ACL胫骨定位器钻置2.4mm骨孔,制作骨道B、C,待用;
7、将高强线4根穿入骨道A,其中2条分别由关节内穿入骨道B、C,2条绕过ACL后打结,并穿回骨道A,各线分别由胫骨侧的骨道A、B、C穿出,骨道A的线分别于骨道B、C的线打结,手术完成。
应用本实用新型时,虽然ACL下止点撕脱骨折块大小不一,而且骨块粉碎时通常难以复位固定,但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面固定方式将完全改变ACL下止点撕脱骨折的定位、复位、固定方式,使手术简单易行,手术时间大大缩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未经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362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股骨干骨折的单轨型滑动接骨装置
- 下一篇:具有筛查和穿刺功能的乳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