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的新型叠水氧化池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35778.0 | 申请日: | 2014-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25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孙春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乾益能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72 | 分类号: | C02F1/72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韩奎勇 |
地址: | 3015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新型 氧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污水处理的新型叠水氧化池。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农业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十分有限,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不能以消耗农业资源、牺牲农业环境为代价。自然堆肥还田回用将畜牧业发展与种植业发展链接起来,促进了物质高效循环的农业循环经济基本模式。污水还田,能有效地节约水、肥、药等重要农业生产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是建立节约型社会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日益受到关注与重视。长期以来,养殖业废弃物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其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也成为农村生态环境的严重威胁。如何尽快引导并建立养殖场区的无害化处理模式,成为当前养殖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此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正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人民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积极开展环境污染的治理与控制十分必要,而污水处理中的叠水氧化池是污水处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设计好叠水氧化池将对整个污水处理过程的效率起到重要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的新型叠水氧化池。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污水处理的新型叠水氧化池,包括梯形池体,在梯形池体的两侧对称依次制有生物炭导流槽、蜂窝填料导流槽及入水导流槽,上述三条导流槽依次由池边隔墙、漫流隔墙、输水隔墙及外缘隔墙隔开,在输水隔墙的底部匀距制有连通入水导流槽与蜂窝填料导流槽的多个输水孔,在蜂窝填料导流槽内放置有填装在编织袋内的蜂窝填料,在生物炭导流槽内放置有填装在编织袋内的生物炭,在池边隔墙的底部匀距制有多个排水孔,所述输水隔墙的高度比漫流隔墙高。
而且,所述梯形池体的下底宽度为上端开口的二分之一,梯形池体边坡长度是高度的2-3倍。
而且,所述多个输水孔之间的间距为0.8-1.0米,所述多个排水孔之间的间距为0.8-1.0米。
而且,所述生物炭导流槽、蜂窝填料导流槽及入水导流槽的两端均用高出外缘隔墙的墙体封堵,所述输水隔墙及外缘隔墙的高度相同,输水隔墙的高度比漫流隔墙高出5.0-8.0c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三导流槽结构对污水进行多道工艺的处理,提高了污水的处理效果。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不高,便于应用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导流槽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做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污水处理的新型叠水氧化池,如图1或2所示,包括长条状梯形池体1,在梯形池体的两侧对称依次制有生物炭导流槽3、蜂窝填料导流槽5及入水导流槽7,上述三条导流槽依次由池边隔墙2、漫流隔墙4、输水隔墙6及外缘隔墙8隔开,污水在三条导流槽内流动,在输水隔墙的底部匀距制有连通入水导流槽与蜂窝填料导流槽的多个输水孔9,污水灌入入水导流槽后由输水孔流向蜂窝填料导流槽的底部,在蜂窝填料导流槽内放置有填装在编织袋内的蜂窝填料10,污水进入蜂窝填料导流槽后水位上升漫过漫流隔墙后进入生物炭导流槽,在生物炭导流槽内放置有填装在编织袋内的生物炭11,污水通过生物炭处理后由池边隔墙底部的多个排水孔12流入梯形池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中,所述梯形池体的下底宽度为上端开口的二分之一,梯形池体边坡长度是高度的2-3倍。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中,所述多个输水孔之间的间距为0.8-1.0米,所述多个排水孔之间的间距为0.8-1.0米。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中,所述生物炭导流槽、蜂窝填料导流槽及入水导流槽的两端均用高出外缘隔墙的墙体封堵,所述输水隔墙及外缘隔墙的高度相同,输水隔墙的高度比漫流隔墙高出5.0-8.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乾益能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乾益能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357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负离子风扇
- 下一篇:具有自增压功能的气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