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弹簧定位装置的水平旋转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34056.3 | 申请日: | 2014-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7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窦远;陈丽惠;胡国辉;降宇波;宋文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F5/14 | 分类号: | G21F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任晓航;张海秀 |
地址: | 1008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簧 定位 装置 水平 旋转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放射性物质转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弹簧定位装置的水平旋转机构。
背景技术
在放射性物质转运过程中,通常使用放射性物质转运容器(以下简称转运容器)来实现从目标热室中接收放射性物质,或者运送放射性物质到目标热室中的双向运动。在实现以上双向运动时,为了屏蔽放射性物质的γ射线,往往要设置厚重的防护层以保护人员安全,这就导致操作人员但转运容器和热室对接时无法判定转运容器内部的接口是否与相应热室的接口对接成功,从而无法进行随后的输送操作。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热室接口和转运容器接口的完全正确对接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带弹簧定位装置的水平旋转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操作人员在屏蔽层外即可正确开启、关闭转运容器的带弹簧定位装置的水平旋转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弹簧定位装置的水平旋转机构,包括转筒、转筒上盖和转筒底盖,还包括沿转筒径向设置的、用于包裹转筒的筒状前座和筒状后座,转筒中设有两端开口且两端位于转筒筒壁上的内筒;转筒上盖和转筒下盖还分别连接有上转动轴和下转动轴,转筒上盖的上表面上开有弧形凹槽,弧形凹槽的两端开有槽孔,弧形凹槽的上方设有固定在筒状前座上的钢球定位器,钢球定位器的钢球能够沿弧形凹槽运动并能够卡在槽孔中。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一种带弹簧定位装置的水平旋转机构,所述钢球定位器包括一固定座,固定座上开有纵向通孔,纵向通孔中设有一钢球,纵向通孔上部设有螺钉和垫片,垫片与钢球之间设有弹簧。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一种带弹簧定位装置的水平旋转机构,转筒上盖和转筒底盖分别与筒状前座和筒状后座之间具有间隙。
再进一步,如上所述的一种带弹簧定位装置的水平旋转机构,上转动轴和下转动轴为阶梯轴,上转动轴与转筒上盖连接的轴段的长度大于转筒上盖的厚度,下转动轴与转筒底盖连接的轴段的长度大于转筒底盖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水平旋转机构利用转动轴带动转筒在筒状前后座中的自由转动,转筒的自由转动实现了转筒通孔的开启和闭合,利用钢球定位器和转筒上盖凹槽结构的配合可实现设定的旋转角度定位,防止了开门角度的过大或者过小,可以解决热室接口与转运容器接口(转筒通孔)无法对准的问题,同时本机构还具有γ射线防护屏蔽功能,可应用于放射性物质的转运。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带弹簧定位装置的水平旋转机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带弹簧定位装置的水平旋转机构在开启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带弹簧定位装置的水平旋转机构在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中钢球定位器的机构示意图;
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中转门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具体实施方式中下转动轴与转门底盖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扳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筒状前座,2-上轴套,3-转筒,4-筒状后座,5-下轴套,6-钢球定位器,7-内筒,8-外端盖,9-上转动轴,10-铅锑合金,11-转筒上盖,12-下转动轴,13-扳手,14-固定座,15-螺钉,16-垫片,17-弹簧,18-钢球,19-转筒底盖,20-弧形凹槽,21-槽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带弹簧定位装置的水平旋转机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2和图3分别示出了为该水平旋转机构在开启和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该机构主要包括转筒3、转筒上盖11和转筒底盖19,还包括沿转筒3径向设置的、用于包裹转筒3的筒状前座1和筒状后座4,如图1所示。其中,转筒3中设有两端开口且两端位于转筒3筒壁上的内筒7,如图3所示,转筒上盖11和转筒下盖19还分别连接有上转动轴9和下转动轴12,转筒上盖11的上表面上开有弧形凹槽20,弧形凹槽20的两端开有槽孔21(如图5所示),弧形凹槽20的上方设有固定在筒状前座1上的钢球定位器6,钢球定位器6的钢球18能够沿弧形凹槽20运动并能够卡在槽孔21中。本实施方式中转筒3外形外圆柱形,图1中所示的转筒3的内凹部分即为内筒7的两个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340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尔夫铁杆杆头构造
- 下一篇:用于加工至少一个扁平部件的生产线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