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触摸盖板、触摸屏及触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34047.4 | 申请日: | 2014-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4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金绍平;刘家兵;晁雷雷;张兵龙;何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龙机电(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523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摸 盖板 触摸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摸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触摸盖板、触摸屏及触摸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触摸技术作为目前一种最简单、方便、自然的人机交互方式已受到全球的普遍重视,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随着触摸屏在电子产品中的日益普及,现已占领市场的主导地位。现有的电子产品触摸屏按其工作原理及传输信息介质的不同,可分为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式和表面声波式,其中,电容式触摸屏以其手感优良、易于操作、多点触控等优点备受追捧。
目前电容式触摸屏已经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等领域。但是在制作触摸屏的过程中,经常在触摸屏的可视区出现气泡,降低了生产良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触摸盖板、触摸屏及触摸装置,在制作触摸屏的过程中,降低了在触摸屏可视区出现气泡的几率,提高了生产良率。
一种触摸盖板,包括:
基板;以及,
环绕所述基板的边缘区域的油墨层;
其中,所述油墨层包括第一结构层和第二结构层;
所述第一结构层形成于所述基板的表面,所述第二结构层形成于所述第一结构层的表面,且所述第二结构层朝向所述基板的中央区域的边缘线不平整。
优选的,所述基板为玻璃基板或树脂基板。
优选的,所述基板为钢化玻璃基板或有机玻璃基板。
优选的,所述第二结构层朝向所述基板的中央区域的边缘线位于所述第一结构层朝向所述基板的中央区域的边缘线之内。
优选的,所述第二结构层朝向所述基板的中央区域的边缘线呈锯齿状。
优选的,所述第二结构层朝向所述基板的中央区域的边缘线包括尖齿和/或方齿。
优选的,所述第一结构层的厚度范围为7μm~10μm,包括端点值。
优选的,所述第二结构层的厚度范围为7μm~10μm,包括端点值。
一种触摸屏,包括触摸盖板;
触控感应层;以及,
位于所述触摸盖板与所述触控感应层之间的粘结胶层;
所述触摸盖板为上述的触摸盖板,且所述触摸盖板的油墨层位于所述触摸盖板的基板与所述粘结胶层之间。
一种触摸装置,包括上述的触摸屏。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触摸盖板、触摸屏及触摸装置,包括基板;以及环绕基板的边缘区域的油墨层。其中,油墨层包括第一结构层和第二结构层;第一结构层形成于基板的表面,第二结构层形成于第一结构层的表面,且第二结构层朝向基板的中央区域的边缘线不平整。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墨层为双层结构,第二结构层朝向基板中央区域的边缘线不平整。当在粘接触摸盖板和触摸感应层时,两者之间的粘结胶在油墨层边角可能产生的气泡,由于第二结构层朝向基板中央区域的边缘线不平整,气泡可以被挤压至第二结构层的凹凸处,降低了在触摸屏可视区出现气泡的几率,提高了触摸屏的生产良率。并且,由于油墨层为双层结构,第二结构层可以填补第一结构层的细微孔洞,避免出现触摸屏边缘区域透光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现有的触摸盖板与粘结胶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摸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盖板与粘结胶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龙机电(东莞)有限公司,未经金龙机电(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340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舶内置式收油机收油组件安装基座
- 下一篇:一种进水口拦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