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用LED前雾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33090.9 | 申请日: | 2014-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2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黄柳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柳英 |
主分类号: | F21S8/10 | 分类号: | F21S8/10;F21V19/00;F21V8/00;F21V17/10;F21V29/00;F21W101/1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佛山东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7 | 代理人: | 詹仲国 |
地址: | 510096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led 雾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用LED前雾灯。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LED技术的不断进步,LED光源已成为车灯光源的一种理想替代品,具有节能、环保、使用寿命长,光色亮度调节方便的特点。
目前,常见的外部车灯主要有:前照灯、雾灯、牌照灯、倒车灯、制动灯、转向灯、示位灯、示廓灯、驻车灯和警示灯和日行灯等。前照灯俗称“大灯”,装在汽车头部两侧,用来照明车前道路。雾灯安装在汽车头部或尾部,在雾天、下雪、暴雨或尘埃弥漫等情况下,用来给其他车辆提供警示和改善车前道路的照明情况。而在实际的车灯制造过程中,前雾灯通常使用卤素灯,产生热量较大,且只有独立的一个灯室,功能比较单一。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功能多样的车辆用LED前雾灯。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车辆用LED前雾灯,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灯座,设置在散热灯座内的线路板,设置在线路板上的三组五个LED光源;
所述三组五个LED光源包括:主光源,设置主光源两侧的第一辅助光源,及设置在第一辅助光源外侧的第二辅助光源;
在主光源上设有聚光透镜,在第一辅助光源和第二辅助光源上设有导光体,聚光透镜和导光体都是通过同一安装架固定到线路板上侧。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导光体为无色透明体或白色半透明体,设置在第一辅助光源上的导光体为底部设有锯齿状的透明体或无锯齿状的白色半透明体散光结构,设置在第二辅助光源上的导光体顶部为凸透镜结构。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安装架连接在散热灯座的开口处,安装架与散热灯座的开口构成一个胶水槽,在胶水槽上设有密封玻璃。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安装架包括相互卡接的上安装部和下安装部,所述线路板对接在下安装部上,上安装部与散热灯座的开口卡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在安装架上设有定位孔和定位扣,所述聚光透镜和导光体直接固定在安装架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主光源由3颗、功率为1W-5W的大功率LED组成,所述第一辅助光源由5-10颗、功率在0.3W-1W的LED组成,所述第二辅助光源由1颗功率在0.3W-1W的LED组成。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辅助光源为双色光源,或第一辅助光源、第二辅助光源具有不同的发光颜色。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在线路板上集成有驱动电源。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散热灯座为带散热翅片的铝座,在散热灯座的背部设有散热气孔,在散热气孔上设有防水罩。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散热灯座的开口为平口或斜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用LED前雾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通过在散热灯座内设置主光源和辅助光源,将前雾灯、转向灯、日间行车灯等多种功能集合在一起,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实用性好。同时,通过设置三组五个光源,并在每个光源上配备专门的透镜,不仅出光效果好,而且方便用户根据实际需要补光,实用性强。
二、由于安装架采用相互卡接的上安装部和下安装部组成,使得透镜、导光体、线路板的安装拆卸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散热灯座, 2、线路板, 3、LED光源, 6、密封玻璃, 7、防水罩;
31、主光源, 32、第一辅助光源, 33、第二辅助光源;
41、聚光透镜, 42、导光体, 43、透镜;
51、上安装部, 52、下安装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说明如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车辆用LED前雾灯,包括:散热灯座1,设置在散热灯座1内的线路板,设置在线路板上的三组五个LED光源3。三组五个LED光源3包括:主光源31,设置主光源31两侧的第一辅助光源32,和设置在第一辅助光源32外侧的第二辅助光源33。在主光源31上设有聚光透镜41,在第一辅助光源32上设有导光体42,在第二辅助光源33上设有透镜43;聚光透镜41、导光体42和透镜43通过同一安装架安装到线路板上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柳英,未经黄柳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330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