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窗帘自动关闭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33022.2 | 申请日: | 2014-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92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王逸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逸 |
主分类号: | A47H5/02 | 分类号: | A47H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窗帘 自动 关闭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窗帘自动关闭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在现代社会,对室内设计而言,窗帘不仅具有遮光作用,更具有美化功能,它不仅可以协调居室的色彩搭配,而且能够柔化空间造型的线条,营造温馨惬意的环境,传统窗帘都是每天手动拉开关闭窗帘,非常的不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智能窗帘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产品中不足,提供一种体积小、可靠性高、成本低的窗帘自动关闭控制电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窗帘自动关闭控制电路,包括光信号采集电路、滤波电路、控制执行电路,光信号采集电路连接滤波电路,滤波电路连接控制执行电路;
光信号采集电路包括PNP光敏三极管Q1、电阻R2,PNP光敏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电源VCC,PNP光敏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2连接地信号GND;
滤波电路包括集成运算放大器U2A、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12、电容C1、电容C2,PNP光敏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5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7连接集成运算放大器U2A的反向输入端,电阻R5的另一端还通过电容C1连接地信号GND,集成运算放大器U2A的同向输入端通过电阻R12连接地信号GND,电阻R5的另一端还连接电阻R6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2连接集成运算放大器U2A的反向输入端,电阻R6的另一端还连接集成运算放大器U2A的输出端;
控制执行电路包括三极管Q2、继电器K1、二极管D1、用于窗帘的行程大小的行程控制的行程开关MG1、电阻R1,集成运算放大器U2A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继电器K1的两个控制端之间连接二极管D1,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地信号,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继电器K1的一个触点端连接220V市电,继电器K1的另一个触点端通过行程开关MG1连接地信号GND。
三极管Q2为PNP三极管。
电阻R2、电阻R5、电阻R7均为4.7k欧姆,电阻R6、电阻R12均为5.1K欧姆,电容C1、电容C2均为0.01微法,电阻R1为1K欧姆。
电源VCC为直流电源5V。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通过光信号采集电路检测光照信号,再通过滤波电路滤波放大,再通过控制执行电路实现窗帘的闭合,当光照达到一定亮度时自动关上窗帘,本实用新型使用元件少,成本低、可靠性高,实现智能关闭窗帘的功能,给人们带来了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窗帘自动关闭控制电路,包括光信号采集电路1、滤波2电路、控制执行电路3,光信号采集电路1连接滤波电路2,滤波电路2连接控制执行电路3;
光信号采集电路1包括PNP光敏三极管Q1、电阻R2,PNP光敏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电源VCC,PNP光敏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2连接地信号GND;
滤波电路2包括集成运算放大器U2A、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12、电容C1、电容C2,PNP光敏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5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7连接集成运算放大器U2A的反向输入端,电阻R5的另一端还通过电容C1连接地信号GND,集成运算放大器U2A的同向输入端通过电阻R12连接地信号GND,电阻R5的另一端还连接电阻R6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2连接集成运算放大器U2A的反向输入端,电阻R6的另一端还连接集成运算放大器U2A的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逸,未经王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330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