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鲜椒剁后筛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31878.6 | 申请日: | 2014-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2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宋毅;李学春;李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易门山源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B1/22 | 分类号: | B07B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11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鲜椒剁后 筛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筛分机,尤其是涉及一种鲜椒剁后筛分机。
背景技术
目前,辣椒加工企业在鲜椒剁碎后对其进行筛分时用人工进行筛分,满足不了大规模生产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分筛效果好,速度快,生产成本低,适合在批量剁椒后筛分时使用的鲜椒剁后筛分机,有效的解决了鲜椒剁碎后筛分自动化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鲜椒剁后筛分机,包括支架和筛桶;筛桶倾斜设置并由支架上的滚轮支撑,筛桶两端设有可放置滚轮的凹槽,凹槽相互平行并由支撑杆连接,筛桶中间为圆形的筛网,筛桶进料端设有皮带轮,筛桶出料端设有延长段,筛桶由电机驱动;筛桶圆周外侧设有罩壳并由罩壳固定条固定在支架上,罩壳向下开口;支架上设有进料斗,进料斗的出料端在筛桶进料端上方;罩壳开口下方有细料接料盘;筛桶出料端下方有粗料接料盘。
所述筛桶的轴心与水平面夹角为5-15°。
所述筛网的筛孔为孔径为5-10mm。
工作时,启动电机驱动筛桶旋转,将剁好的鲜椒放进进料斗中,剁好的鲜椒进入筛桶中,在重力的作用下,细料漏入细料接料盘中,未漏完的粗料从筛桶的出料端落入粗料接料盘中,完成鲜椒的筛分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占地面积小,并可根据不同需要灵活更换不同的筛桶,分筛效果好,速度快,生产成本低,适合在批量剁椒后筛分时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筛筒的结构示意图。
1-支架、2-筛桶、3-滚轮、4-凹槽、5-支撑杆、6-筛网、7-皮带轮、8-延长段、9-罩壳、10-罩壳固定条、11-进料斗、12-细料接料盘、13-粗料接料盘。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鲜椒剁后筛分机,包括支架1和筛桶2;筛桶2倾斜设置并由支架1上的滚轮3支撑,筛桶2两端设有可放置滚轮3的凹槽4,凹槽4相互平行并由支撑杆5连接,筛桶2中间为圆形的筛网6,筛桶2进料端设有皮带轮7,筛桶2出料端设有延长段8,筛桶2由电机驱动;筛桶2圆周外侧设有罩壳9并由罩壳固定条10固定在支架1上,罩壳9向下开口;支架1上设有进料斗11,进料斗11的出料端在筛桶2进料端上方;罩壳9开口下方有细料接料盘12;筛桶2出料端下方有粗料接料盘13。
所述筛桶2的轴心与水平面夹角为5°。
所述筛网6的筛孔为孔径为5mm。
工作时,启动电机驱动筛桶2旋转,将剁好的鲜椒放进进料斗11中,剁好的鲜椒进入筛桶2中,在重力的作用下,细料漏入细料接料盘12中,未漏完的粗料从筛桶2的出料端落入粗料接料盘13中,完成鲜椒的筛分工作。
实施例2
鲜椒剁后筛分机,其实施方式如实施例1,不同在于所述筛桶的轴心与水平面夹角为10°,所述筛网的筛孔为孔径为8mm。
实施例3
鲜椒剁后筛分机,其实施方式如实施例1,所述筛桶的轴心与水平面夹角为15°,不同在于所述筛网的筛孔为孔径为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易门山源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易门山源食品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318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野外宿营照明灯的供电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池充电器的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