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凝土泵送管壁厚检测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31862.5 | 申请日: | 2014-08-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1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 发明(设计)人: | 杨再富;石从黎;张兴礼;李斯祺;陈敬;刘维忠;赵海红;宋开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建工新型建材有限公司;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17/02 | 分类号: | G01B17/02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 地址: | 40112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泵 管壁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检测领域,特别涉及混凝土泵送管壁厚检测架。
背景技术
泵送管道需要定期进行变形和腐蚀检测,排除泵送管运行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对于管道腐蚀检测主要通过管内窥检测和管外检测,一种管外检测的传感设备是将通有高频脉冲电流的激励线圈放在被测工件表面,将会产生交变磁场,在被测工件内部感生出涡流,此涡流在交变磁场作用下产生洛伦兹力,从而激励出超声波,超声波信号遇到被测工件的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利用被测工件表面的线圈即可接收反射回来的超声波,通过计算线圈接收到的多个超声回波信号的时间差,即可算出被测工件的厚度,由于泵送管是通过托架固定在泵送车的泵送壁上,一般进行检测的时候,不便将管道进行拆卸,并且设备检测时候,由于操作者无法把握激励线圈与工件间隙,造成检测设备的测量数据有较大偏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保证传感器和被测管之间距离保持不变并能安装在不同管径的混凝土泵送管壁厚检测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泵送管壁厚检测架,包括行走架、连接杆和弧形转臂,所述行走架为两个半圆环状,两个半圆环一端铰接,另一端通过扣件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行走架为两组,两组行走架之间设置有多根对称的连接杆,连接杆两端铰接在行走架上,连接杆和行走架铰接处设置有扭转弹簧,所述弧形转臂一端固定在连接杆上,弧形转臂另一端设置有传感器安装座,弧形转臂在连接杆上设置有等距的三组,每组行走架内沿周向均布设置有高度可调的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行走架为两个半圆环状进行组合而成的,需要对泵送管进行检测时,不用拆卸泵送管就能将行走架安装到管道上,由于传感器安装座铰接在弧形转臂上,弧形转臂固定在连接杆上,连接杆与行走架之间铰接,连接杆和行走架铰接处设置有扭转弹簧;从而使得弧形转臂能够自由转动,使得传感器安装座与泵送管始终贴合,即使对于不同管径的管道,传感器安装座在弧形转臂的带动下,能够自动贴合在管壁上,使得测量传感器与泵送管之间的间隙保持不变。
每组行走架内沿周向均布设置高度可调的万向轮,万向轮安装在行走架上,传感器在测量时候,往往需要周向对泵送管进行测量,此时行走架通过万向轮在泵送管上周向转动,行走架拖拽连接杆进行转动,进而使得传感器安装座进行转动,实现周向对泵送管进行测量。
由于传感器往往一次性只能测量一小段管道,为了能够在不拆卸传感器就实现连续测量,推动安装架,使得万向轮的方向改变为管道轴向运动,从而安装架带动传感器进行轴向移动,进行管道的下一段进行测量。
为了防止泵送管的托架对行走架造成干涉,所述行走架为两个半圆环状,两个半圆环一端铰接,另一端通过扣件螺栓固定连接,当遇到托架,打开扣接的螺栓,将其中一个半圆架通过铰接点旋转,绕开托架后,再次通过扣件螺栓进行连接。
优选的,所述行走架两侧设置有多个扳动扶手,通过扶手可以将行走轮进行轴向扳动和圆周运动。
优选的,所述万向轮和行走架之间通过减振弹簧连接。由于泵送管会有焊接的地方和弯管的地方,将万向轮和行走架通过减振弹簧连接,使得万向轮在管壁上行走中不存在卡死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混凝土泵送管壁厚检测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行走架和万向轮之间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3是连接杆和弧形转臂之间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混凝土泵送管壁厚检测架,包括行走架1、连接杆2和弧形转臂6,行走架1通过两个半圆环环组合型成圆环结构,两个半圆环一端通过轴销铰接,另一端通过扣件螺栓8固定连接,扣件螺栓8一端通过转动销连接在下半圆环上,扣件螺栓8与蝶形螺母配合对两个半圆环进行固定,所述两组行走架1通过连接杆2同心串接,构成管形架结构,连接杆2与行走架1之间铰接,使得连接杆2能独立转动,并且连接杆2和行走架1铰接处的扭转弹簧,能够为连接杆1转动提供一个反向作用力,弧形转臂6一端固定在连接杆2上,弧形转臂6另一端设置有传感器安装座5,三组弧形转臂6在同一连接杆2上联动,连接杆2上设置挂钩3,能够在切换时候,将弧形转臂6暂时挂在挂钩3上,使得行走和更换检测对象时候更加方便,每组行走架1周向设置有万向轮7,万向轮7通过减振弹簧与行走架1连接,万向轮7使用橡胶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建工新型建材有限公司;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建工新型建材有限公司;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318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