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互动显示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31365.5 | 申请日: | 2014-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6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庆松;李思嘉;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庆松 |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G06F3/0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28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互动 显示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互动显示设备,尤其是一种无线互动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显示屏在社会生活中大量使用,传播大量的资讯信息,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通过眼睛、耳朵被动地收受这些信息,一方面,一些并不被受众所接受的信息长时间的播放,一方面广告商也不知道那些信息是受众关心的。
要实现显示屏展示信息接受性有效管理是件耗费大量资源的问题,一般得对大众抽样调查,结果不一定好。因此,需要一种经济方便的互动显示设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互动显示设备,
包括:框架、识别模块及展示控制模块,可与群体尤其是个体产生互动。
第一方面,所述的框架用于放置显示载体,包括:壳体、电源系统、通讯装置、显示载体。
再进一步的,所述电源系统为市电和/或电池和/或可再生能源及它们的任意组合,可再生能源为太阳能和/或风能等及它们的任意组合;
所述通讯装置可存储和通过有线及无限方式发送信息,可与个体通信及远端服务器通讯,包括有线和/或无线收发终端;
所述显示载体为液晶显示屏,由壳体包裹,也可装在壳体侧边上。
第二方面,所述的识别模块,包括多数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各种传感器或至少其中一种,为红外传感器、图像传感器、磁敏传感器、超声传感器、医用传感器等探测个体的信息并将传感器的信息传输给展示控制模块。
第三方面,所述的展示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
向显示设备发送展示指令展示内容,展示内容为静态或动态,展示内容包括有动作的指示性信息,适用于头、手、脚、关节、眼睛等,可朝北向、西北向、西向、西南向、南向、东南向、东向、东北向、左转、右转;
通过所述传感器的信息,得到显示载体前个体的特征及个体动作变化的信息,包括个体外形特征、动作、表情、生理变化、位置、速度等信息,进一步处理生成模式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模式信息,包括:现场报告、影响力信息、个性信息。
所述现场报告为已有的个体的信息和/或展示控制模块根据传感器的信息处理得出的信息。
所述影响力信息是根据展示内容个体所作出反应的互动结果及对结果的分析。
所述个性信息为展示给个体的每次互动后或几次互动后的结果信息,如个人外形、身体的情况,建议,个人参与展示内容的方法。
根据模式信息,向显示载体发送展示指令,在显示载体的指定区域按指定方式显示指定的展示内容,根据个体对展示内容的反应,确定下一步发送给显示载体的展示指令。
将信息保存和/或通过通讯装置与接收端通信。
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互动显示设备,通过显示屏与群体尤其是个体充分互动,既了解了个体的关注点和需求,满足广告商与商家实现信息传播的要求,也使个体的参与富于趣味性,满足了用户多方面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总体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互动显示屏的一种示意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互动显示屏的一种示意图;
图4 是本实用新型互动显示屏的一种示意图;
图5 是本实用新型互动显示屏的一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技术方案的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互动显示设备,包括 :框架,识别模块,展示控制模块。
其中,所述的框架用于放置显示载体,包括:壳体、电源系统、通讯装置、液晶屏。
识别模块包括多种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探测人体红外特征,可及时探知个体在与播放内容互动时身体各部分温度变化,尤其像脑部、心脏等外观不易察觉但受外部影响而使温度变化会有明显起伏;图像传感器可以探测个体随播放内容互动时表情及动作的变化,从中可以知道个体的身体状况进而可以给出健康建议,或进一步指示个体随播放内容进行动作,如按提示指引进入特定的会场,或随提示进行健身像做操、按摩等;其它的非接触式或接触式传感器,可以探测个体自身的情况,据此与播放内容进行互动,可产生很好的资讯传递的效果,个体也能从互动中了解自身及更多的有用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庆松,未经李庆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313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