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续管尾管完井工艺管柱用丢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30890.5 | 申请日: | 2014-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4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龚建凯;郭书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3/00 | 分类号: | E21B23/00 |
代理公司: | 盘锦辽河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6 | 代理人: | 刘培玲 |
地址: | 12401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管尾管完井 工艺 管柱 丢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续管钻完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续管尾管完井工艺管柱用丢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连续管钻完井技术在国外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侧钻井,国内近几年也陆续开展了连续管钻完井工艺和工具的研究。由于连续管不能旋转的特殊性,其尾管悬挂器的丢手方式与常规工具方式存在很大区别。
常规侧钻井尾管完井丢手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利用上部钻柱旋转来倒开尾管悬挂器送入反扣接头,实现丢手;
(2)利用投球憋压的方式打开限位套,上提钻具实现丢手。
连续管尾管完井技术中,常规丢手方式均不能实现,原因如下:
(1)连续管不能旋转;
(2)连续管由于内置电缆,不能投球或投胶塞。
针对以上问题,研发了一种连续管尾管完井工艺管柱用的丢手装置,实现连续管与尾管悬挂器顺利丢开是十分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续管尾管完井工艺管柱用丢手装置,该装置实现了连续管与尾管悬挂器安全顺利丢手。克服了现有丢手工具不能实现连续管与尾管悬挂器安全顺利丢手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续管尾管完井工艺管柱用丢手装置,包括电磁阀主体;电磁阀主体的活塞杆与活塞相连,电磁阀主体的下端管壁外侧套装尾管悬挂器的上端管壁,电磁阀主体的下端管壁和尾管悬挂器的上端管壁上安装自锁球,活塞置于电磁阀主体的下端管壁内并挡住自锁球,活塞与电磁阀主体的下端管壁之间通过O型密封圈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连续管与尾管悬挂器安全顺利丢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连续管尾管完井工艺管柱用丢手装置,包括电磁阀主体1;电磁阀主体1的活塞杆与活塞2相连,电磁阀主体1的下端管壁外侧套装尾管悬挂器5的上端管壁,电磁阀主体1的下端管壁和尾管悬挂器5的上端管壁上安装自锁球4,活塞2置于电磁阀主体1的下端管壁内并挡住自锁球4,活塞2与电磁阀主体1的下端管壁之间通过O型密封圈3密封。
使用时,电磁阀主体1带动活塞2作向上运动,当自锁球4全部露出时,自锁球4自动解锁,此时上提连续管即完成丢手动作。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308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油井用打捞装置
- 下一篇:高强度防滑脱抽油杆扶正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