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电位治疗仪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30868.0 | 申请日: | 2014-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2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姜长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迈德生物反馈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1/32 | 分类号: | A61N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位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具体的说是一种高电位治疗仪。
背景技术
电子生物学研究表明,人体是带电的生物体,从人体可以看出各种电气存在的现象。这些现象包括心脏的心电图、脑部的脑波、肌肉的肌电图、神经的神经脉动等等。生物体的电全部由覆盖在每一个细胞上的细胞膜所产生。所以,这种电又称为膜电位,膜电位是生命活动的象征。膜电位虽仅是极细微的电,但因人体共有约六十兆的细胞,所以它的总电气容量是非常可观的。
身体内的总电气容量又称为生体保有电位。正常情况下,小孩的生体保有电位约在6伏特,中年人的生体保有电位约在4伏特,老年人的生体保有电位约在2伏特。细胞膜电位如若细胞的各离子量失衡,便会衰弱以至消失,在消失的瞬间,细胞即宣告死亡。这种死亡的细胞囤积在细胞壁,便导致动脉硬化。动脉硬化位于脑部,会引发中风、老年痴呆症等;位于心脏则造成心肌梗塞;位于肾脏即为尿毒症等。细胞电位不足,还会使血液里的碱离子减少,使血液呈酸性化,以至会影响各内脏器官,引发各种自律神经紊乱、身心症、神经官能症等其他多种难愈的慢性病。
在十八世纪美国名人本杰明富兰克林指出:在地球与宇宙之间存在着一种很大的电气现象,可将“天上的雷引到地球上”对人体进行治疗,并设计出将静电应用于治疗风湿病、神经痛及自己本身患有的痛风病,奠定了利用高电位对人体进行健康保健的历史。1928年,德国医学杂志发表了“长期生活在高压线下的人们发病率少,农作物的生长也非常之良好”的评论之后,许多医学家、物理学家开始了各种电位治疗器的开发与研究,从而产生了用高电位治疗仪来进行高压电位疗法。
“高压电位疗法”就是通过高压电场,作用于人体的神经、内分泌和体液系统,激活细胞活性、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调节体液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从而增加血清钙离子浓度、防止血液酸性化、提高人体固有的自然免疫力和自然治愈力的一种全新疗法。
目前,常见的高电位治疗仪一般输出的治疗电压的波形都是稳定不变的。也有个别的有2-3种可选择的波形。这种波形不变的治疗电压,对于长期使用的患者易于产生耐受性,降低了长期使用的效果。而且,常见的高电位治疗仪都是启动以后连续输出治疗电压,到设定的工作时间自动停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间歇性输出的且输出波形可随机变化的高电位治疗仪,间歇性的输出方式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可随机变化的输出波形可显著降低患者长期使用产生耐受性,提高长期使用的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电位治疗仪,包括机壳,机壳内设有与交变电源连接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IC1、触发器IC2、反向驱动器IC3、继电器K、保护电路单元1与变压器T,单片机IC1通过两个端口与触发器IC2的第一端连接,触发器IC2的第二端与反向驱动器IC3的第一端连接,反向驱动器IC3的第二端分别与继电器K、保护电路单元1连接,继电器K还与二极管D1连接,保护电路单元1还与二极管D2连接,继电器K对加在输出变压器T上的电压波形进行调制,从而产生随机变化的输出电压波形,且继电器K间歇性地通、断对输出变压器T进行控制,实现间歇性地输出治疗电压。
进一步地,变压器T的输出间歇的停止时间设定为0.1-1.5秒,工作时间为停止时间的5-100倍。
进一步地,单片机IC1通过P1.3端口与触发器IC2的A1端连接,触发器IC2的Y1端与反向驱动器IC3的第一端连接,通过P1.4端口与触发器IC2的A2端连接,触发器IC2的Y2端与反向驱动器IC3的第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继电器K的a端连接交流电源的N相,继电器K的c端连接电压+12V与二极管D1的负极,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继电器K的b、d端与反向驱动器IC3的第二端,继电器K的b端还与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的2端连接。
进一步地,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的2端分为高频电压端、中频电压端与低频电压端。
进一步地,保护电路单元包括双向触发二极管D3与熔断器FU,双向触发二极管D3的第一端连接交流电源的L相,双向触发二极管D3的第二端连接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的1端,熔断器FU的第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反向驱动器IC3的第二端,熔断器FU的第二端连接电压+12V、二极管D2的负极。
进一步地,单片机IC1的型号为78E052。
进一步地,触发器IC2为斯密特触发器,触发器IC2的型号为74HC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迈德生物反馈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无锡迈德生物反馈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308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