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冰箱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30227.5 | 申请日: | 2014-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32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 发明(设计)人: | 梁军义;陈光勤;赵泽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D23/02 | 分类号: | F25D2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冰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
一般地,冰箱门上的密封条采用PVC塑料挤出条,其包括气囊与密封条内磁条,由于冰箱的内外存在压差,密封条作为隔绝不同气压的屏障,其上具有密封结构的气囊因压差而变形,气囊与冰箱其他部分接触不良,使密封条的密封性失良。
为保证密封条的密封性良好,即气囊结构的稳定性,现有的冰箱在气囊的中部或偏中部开设透气孔,使气囊不密封。同时,在密封条的制造和加工过程中,为了节省模具和工艺的边界,密封条框常常通过四根密封条拼接而成,并且密封条在冰箱门的四角处通过焊接连接。
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门封条通过焊接在冰箱门的四角处连接,焊接处存在焊瘤,焊瘤使密封条与冰箱其他部分接触不良,降低密封条与冰箱其他部分的面贴合效果,二者之间出现间隙,随之密封性降低。中部或偏中部开设透气孔,虽然可以解决气压问题产生气囊因压差而变形,气囊与冰箱其他部分接触不良,使密封条的密封性失良的问题,但对焊瘤使密封条与冰箱其他部分接触不良并无较好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冰箱,能够解决冰箱门上的门封条之间采用焊接连接时密封条的密封性较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冰箱,包括箱体和门体,所述门体的边框上与所述箱体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密封条框,所述密封条框由密封条通过焊接连接而成,在所述密封条间的至少一个焊接位置开设有透气孔。
优选的,所述连接框的焊接位置对应于门体边框的角部。
优选的,所述角部透气孔开设在所述密封条内的气囊的外侧,所述外侧为所述门体闭合时所述气囊上靠近所述箱体的一侧。
优选的,每一个焊接位置对应的所述透气孔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优选的,所述透气孔包括第一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所述第一透气孔和所述第二透气孔分别分布在连接的两个所述密封条上。
优选的,每个所述密封条的一端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透气孔、另一端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透气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透气孔和所述第二透气孔为矩形或圆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冰箱,包括箱体和门体,门体的边框上与箱体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密封条,边框间连接的位置对应的密封条之间通过焊接连接,在与焊接位置对应的密封条上开设有透气孔。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方案将现有技术中门体边框角部上的用于连接密封条的焊瘤挖空,形成透气孔,有效改善了焊瘤使密封条与冰箱其他部分接触不良的问题,同时形成的透气孔改善了气压问题产生气囊因压差而变形、气囊与冰箱其他部分接触不良、使密封条的密封性失良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冰箱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箱体与门体配合时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门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提供的门体结构上的角部透气孔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门体,2-箱体,3-焊接处,4-透气孔,5-密封条,6-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冰箱,包括箱体2和门体1,所述门体1的边框上与所述箱体2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密封条框,所述密封条框框有密封条5通过焊接连接而成,在所述密封条5间的至少一个焊接位置处开设有透气孔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冰箱,包括箱体2和门体1,门体1的边框上与箱体2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密封条5,边框间连接的位置对应的密封条5之间通过焊接连接,在与焊接位置对应的密封条5上开设有透气孔6。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方案将现有技术中门体边框角部上的用于连接密封条5的焊瘤挖空,形成透气孔,有效改善了焊瘤使密封条与冰箱其他部分接触不良的问题,同时形成的透气孔4改善了气压问题产生气囊因压差而变形、气囊与冰箱其他部分接触不良、使密封条的密封性失良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未经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302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