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拆卸管口转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29977.0 | 申请日: | 2014-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3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崔英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英桂 |
主分类号: | F16L25/14 | 分类号: | F16L25/1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江 |
地址: | 262100 山东省潍坊市安***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拆卸 管口 转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拆卸管口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日常生活或医疗上常常需要将某些液体物质输送到瓶子等容器中进行储存,此过程中常常存在下面的情况:输送管道比较粗,管口较大,但是存储的容器的口比较小,这样,存储起来就比较难操作,很容易将液体物质外泄,造成资源的浪费;
目前也有一些可以将粗大的管口转换为细长管口的转换装置,但大多结构复杂,连接起来繁琐,导致连接速度慢,连接时间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快速将粗大的管口转换为细长管口的可拆卸管口转换装置。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拆卸管口转换装置,包括第一构件、第二构件和用于连接第一构件、第二构件的第三构件,第一构件包括连接件,连接件为圆环状结构,连接件的上部一侧设有两个并排的第一支架,连接件的上部另一侧设有两个并排的第二支架,两个并排的第一支架之间的第一构件上设有第一通孔,两个并排的第二支架之间的第一构件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为沿连接件的圆周方向设置的长条状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下方的连接件上设有第三通孔,连接件的一侧设有圆环状的挡片,具有挡片的连接件的一侧连接有密封构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密封构件为可充气的气囊。
所述第二构件包括连接座,连接座为圆环状结构,连接座的内侧连接有向中心倾斜的侧壁,侧壁连接有底壁,底壁的中心位置设有开口,开口连接有连接管。
所述第三构件包括横臂,横臂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纵臂和第二纵臂,第一纵臂的中间靠上部位向外弯曲形成第一弯曲臂,第二纵臂的中间靠上部位向外弯曲形成第二弯曲臂。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比较简单、使用方便,连接或分开速度快,在很短时间内即可完成将粗大的管口转换为细长管口,从而方便将液体物质输送至口径较小的容器中,节省了人力,节约了时间。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拆卸管口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附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三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第一构件,2-第二构件,3-管口,4-连接件,5-密封构件,6-第一支架,7-第二支架,8-第二通孔,9-第一通孔,10-第三通孔,11-挡片,12-第三构件,13-横臂,14-第一纵臂,15-第二纵臂,16-第一弯曲臂,17-第二弯曲臂,18-连接座,19-侧壁,20-底壁,21-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和附图5所示,一种可拆卸管口转换装置,包括设置在管口3上的第一构件1、第二构件2和用于连接第一构件1、第二构件2的第三构件12;
第一构件1包括连接件4,连接件4为圆环状结构,连接件4的上部一侧设有两个并排的第一支架6,连接件4的上部另一侧设有两个并排的第二支架7,两个并排的第一支架6之间的第一构件1上设有第一通孔9,两个并排的第二支架7之间的第一构件1上设有第二通孔8,第一通孔9和第二通孔8均为沿连接件4的圆周方向设置的长条状通孔,第一通孔9和第二通孔8下方的连接件4上设有第三通孔10,连接件4的一侧设有圆环状的挡片11,具有挡片11的连接件4的一侧连接有密封构件5,密封构件5为可充气的气囊,当需要将第一构件1连接在管口3上时,只需将密封构件5充气即可实现,简单方便;
第二构件2包括连接座18,连接座18为圆环状结构,连接座18的内侧连接有向中心倾斜的侧壁19,侧壁19连接有底壁20,底壁20的中心位置设有开口,开口连接有连接管21;
第三构件12包括横臂13,横臂13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纵臂14和第二纵臂15,第一纵臂14的中间靠上部位向外弯曲形成第一弯曲臂16,第二纵臂15的中间靠上部位向外弯曲形成第二弯曲臂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英桂,未经崔英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299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