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式臭氧曝气生物滤池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29649.0 | 申请日: | 2014-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24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高祯;宋嘉美;赵闯;郭磊;马什林;蒋湘生;彭黎明;林通;程兴罡;马军朋;卫东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C02F1/78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103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臭氧 生物 滤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一体式臭氧曝气生物滤池。
背景技术
已知的,臭氧-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是在废水深度处理领域广泛应用的一种处理技术,这种技术将臭氧的强氧化性与曝气生物滤池的经济性、抗冲击负荷等性能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臭氧-曝气生物滤池工艺一般有两部分组成,分别是臭氧接触反应区和曝气生物滤池区。目前,在应用臭氧-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的工程实例和各种水处理设备中大多是将两个区分开设计和使用,在两个反应器中实现臭氧氧化和生物降解,目的是通过一个反应器单独进行臭氧氧化,然后在另一个缓冲池内对残留的臭氧尾气进行吹脱,使溶解于水中的臭氧充分分解,避免对后续的生物处理区微生物产生杀灭作用。采用这种分体式的臭氧-曝气生物滤池存在着占地面积大、残留臭氧浪费、动力消耗大、基建费用高等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进一步节省臭氧-曝气生物滤池的占地面积,降低动力消耗,克服残留臭氧浪费、基建费用高等缺点,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式臭氧曝气生物滤池。该种形式的臭氧-曝气生物滤池不但能节省占地面积,避免残留臭氧的浪费,同时还能节省一部分用于曝气生物滤池曝气的动力消耗。通过试验证明,采用此种组合形式的臭氧-曝气生物滤池不但没有对曝气生物滤池区的微生物造成影响,反而促进了生物滤池底部的微生物代谢,提高了生化效果。
为了实现所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式臭氧曝气生物滤池,从下至上分别为布水布气层、臭氧接触反应区、残留臭氧催化区、曝气生物滤池;所述布水布气层中鼓入臭氧;所述臭氧接触反应区填加有催化填料;所述布水布气层设置进水口;所述曝气生物滤池上方设置出水口;所述布水布气层和臭氧接触反应区之间设置长柄滤头。
本实用新型所述催化填料为锰砂催化填料。
本实用新型所述长柄滤头上方设置臭氧曝气管;
本实用新型所述曝气生物滤池底部安装空气曝气管;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体式臭氧曝气生物滤池还包括反冲洗装置:所述布水布气层设置反冲洗进水口,臭氧接触反应区与残留臭氧催化区之间设置反冲洗出水口A,曝气生物滤池上方设置臭氧接触反应区。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臭氧-曝气生物滤池将臭氧接触反应区与曝气生物滤池区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在两者中间设置了残留臭氧催化区,减少了臭氧接触氧化区和残留臭氧区的池体占地,节省了基建投资。整个工艺将废水直接输送至反应器底部,减少了一级水泵提升;残留臭氧转化为氧气,提高了曝气生物滤池的去除效果,同时降低了空气曝气的动力消耗。
节省占地面积,降低动力消耗,避免了残留臭氧的浪费和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强化了曝气生物滤池的运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纵断面构造示意图。
图中:1.布水布气层,2.臭氧接触反应区,3.残留臭氧催化区,4.曝气生物滤池,5.进水口,6.反冲洗进水口,7.臭氧曝气管,8.空气曝气管,9.反冲洗进气口,10.反冲洗出水口A,11.反冲洗出水口B,12.出水口,13.长柄滤头。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296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下垂式曝气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低能耗的难降解有机废水电化学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