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体发酵罐排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29419.4 | 申请日: | 2014-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86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李玄牝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李玄牝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雷立康 |
地址: | 045000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体 发酵 排气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生物液体深层发酵工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体发酵罐排气系统。
背景技术
在微生物液体深层发酵工程领域,发酵罐是必须用到的一个关键设备,发酵罐采用无菌系统,避免和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保证了产品的纯正,可大大延长产品的保质期。现在一般微生物培养车间的生物发酵罐尾汽排放系统为向上直排后各组发酵罐排气管道汇总到同一根主管道上集中从车间排出,这样的技术存在一些弊端:
1、由于一根排汽总管同时连着n个发酵罐的排汽罐,而n个罐又处不不同的工作状态,会造成排汽总管内压力的不断变化,造成微生物正在生长繁殖的发酵罐的排汽阻力不断变化,影响发酵生产的稳定性。
2、由于发酵罐排汽管道并联于同一主管道,发酵培养过程中当某个发酵罐发生泡沫冒顶时会倒流回到其他发酵罐内,发生杂菌感染现象,虽在排汽管路上安装有单向阀,但单向阀只能阻止大量的液体回流,根本无法阻止极少量的液体和泡沬回流,而对于微生物培养来说,极少量的带菌介质足以引起杂菌感染,尤其是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噬菌体现象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
3、排气管道垂直高度偏高,正常发酵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排汽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冷凝水倒流回发酵罐,并且该现象在发酵发程中一直在发生,大大增加了微生物培养过程中杂菌感染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发酵罐排气系统技术中存在的不同发酵罐排汽阻力不相同、影响发酵生产的稳定性、某个罐体泡沫冒顶、冷凝水回流时对其他发酵罐产生杂菌感染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单体发酵罐排气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单体发酵罐排气系统,包括排气管、排气阀、流量计、主排气管和保护装置,其中:它还包括排水阀,所述排气管的进气口与发酵罐出气口连接,排气管的出气口与主排气管的下部连接;排气阀设在主排气管上且位于排气管出气口的上方;流量计设在主排气管上且位于排气阀的上方;主排气管的顶端设有保护装置,主排气管的底端设有排水阀。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液体收集装置,所述液体收集装置设在排水阀的出水口处。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发酵罐排气系统技术中存在的不同发酵罐排汽阻力不相同、影响发酵生产的稳定性、某个罐体泡沫冒顶、冷凝水回流时对其他发酵罐产生杂菌感染的技术问题,与背景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可靠和无杂菌感染威胁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排气管、2——排气阀、3——流量计、4——主排气管、5——保护装置、6——排水阀、7——液体收集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单体发酵罐排气系统,包括排气管1,排气阀2、流量计3、主排气管4、保护装置5,其中:它还包括排水阀6和液体收集装置7,所述排气管1的进气口与发酵罐出气口连接,排气管1的出气口与主排气管4的下部连接;排气阀2设在主排气管4上且位于排气管1出气口的上方;流量计3设在主排气管4上且位于排气阀2的上方;主排气管4的顶端设有保护装置5,主排气管4的底端设有排水阀6,所述液体收集装置7设在排水阀6的出水口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李玄牝,未经刘李玄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294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